碳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為什么能夠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2016-11-08)
人類獲取能源的方式多種多樣,目前的主要技術是利用某些物質進行燃燒時的熱值貢獻。不同物質具備不同的熱值,例如:在我國,標準煤(又稱“煤當量”)的統一熱值為7000千卡/千克,而能夠用于…[詳情]
碳納米管開辟全新應用領域 展示醫學應用領域的潛能(2016-11-03)
碳納米管開辟全新應用領域,運用領域逐步擴大,尤其是在生物醫學領域開啟了一扇大門。碳納米管對人體不會產生傷害,這也展示了碳納米管在醫學應用領域的潛能。 近日,牛津大學研究團隊開辟了新的碳納…[詳情]
中溫鎂基二氧化碳吸收劑研究取得進展(2016-10-31)
在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中,煤氣化所得粗煤氣的有效成分主要是CO和H2,通過引入CO2吸收劑進行吸收增強型水汽變換(CO+H2O↔CO2+H2),不僅能提高煤氣中H2含量,減少水汽變換工藝中水蒸氣消耗…[詳情]
成都市特檢院開展低碳排放、環保檢測服務項目建設(2016-10-28)
近日,四川成都市特檢院順利完成該省首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新都華潤雪花啤酒分布式能源項目的鍋爐監督檢驗、能效測試及環保測試工作,為推進項目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提供了…[詳情]
中科大研發碳納米組裝體仿生材料(2016-10-27)
日前從中科大獲悉,該校俞書宏教授課題組與吳恒安教授課題組合作,成功設計制備出超彈性、耐疲勞宏觀尺度的碳納米組裝體仿生材料。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這種新材料有望用于某些特種條件…[詳情]
智能服裝 石墨烯VS碳纖維,誰更勝一籌?(2016-10-20)
智能服裝作為服裝行業巨大礦藏,一直被各大服裝企業所覬覦。據權威機構預計,2016年,智能服裝從之前的幾乎為零躍居成為可穿戴類的第一品類,預估出貨量將高達2600萬件。中國作為服裝制造大國,也是…[詳情]
檢測能力提升超百倍!碳納米管技術催生超靈敏度病毒探測器(2016-10-19)
垂直排列的密集碳納米管陣列可通過間距的精確控制,來選擇性地捕獲特定尺寸的病毒。這將無疑降低病毒檢測的濃度閾值,并加速識別新病毒的過程。該研究由賓州州立大學的一支跨學科科學家團隊主導,研…[詳情]
碳硫儀應用范圍廣泛 市場需求不斷加大(2016-10-17)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行業都要用到碳硫儀,比如:鋼鐵、冶金、鑄造等行業。碳硫儀在市場上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加大?!?a href='http://www.tupvw34.cn/news/d1894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ii'>[詳情]
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大會聚推氫氟碳化物減排(2016-10-13)
為期3天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第28次締約方大會10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市開幕,來自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出席大會。 代表們將根據第27次締約方大會確定的“迪拜路徑規劃”決定,積極溝通磋商…[詳情]
碳市漸近 電力行業如何應對碳市大考(2016-10-11)
導語:電力行業參與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已成定局。然而,由于采用技術手段進一步降碳的空間有限,更大的降碳空間或將依賴于風能、太陽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的提高。對于電力行業而言,無疑又是新…[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