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
理化所等在有機合成新型碳基納米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08-31)
近期,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學研究團隊聯合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利用光化學和有機化學的合成手段,在精確構建新型碳基納米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規模精確制備碳基納米…[詳情]
印染廢水常見處理方法以及鐵碳填料微電解工藝的優勢特點(2016-08-31)
印染廢水是指印染紡織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液。印染工業用水量大,通常每印染加工1t紡織品耗水100一200t.其中80%一90%以印染廢水排出,色度非常高,難生化,難處理。那么,我們來看一下常用的處理…[詳情]
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大氣和冰川中黑碳來源研究獲進展(2016-08-26)
8月23日,《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康世昌課題組與瑞典斯特哥爾摩大學合…[詳情]
北京碳納米管集成電路研究獲進展 加快實用化進程(2016-08-23)
碳納米管器件和集成電路因速度、功耗等方面優勢,被認為是未來最有可能替代現有硅基集成電路,延續摩爾定理的信息器件技術之一。經過近20年的研究,碳納米管電子學在器件物理、器件制備和優化、簡單集…[詳情]
碳納米管或取代硅晶體材料 商業化還需循序漸進(2016-08-23)
納米材料應用廣泛,碳納米管或取代硅晶體材料,碳納米管效能比硅晶體材料可提高1000倍。碳納米管的制造有一定困難,目前還未推出商業化模式,推出碳納米管產品的時間還需10或15年。 據報道,碳納米…[詳情]
歐盟對華碳酸鋇進行反傾銷日落復審調查(2016-08-22)
8月18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對原產于中國的碳酸鋇發起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本案的傾銷調查期為2015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損害調查期為2013年1月1日至調查期結束。 2004年4月30日,歐盟…[詳情]
成都山地所西南地區固碳參量遙感監測課題通過驗收(2016-08-22)
從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獲悉,由該所承擔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專項“西南地區固碳參量遙感監測”子課題驗收會在京召開。來自中科院地理資源所、國際歐亞科學…[詳情]
“十三五”:我國正處于能源低碳轉型關鍵期(2016-08-22)
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能源革命蓄勢待發。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詳情]
碳配額管理辦法醞釀出臺 將“接棒”財政補貼(2016-08-22)
近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擬用碳配額交易替代現行的補貼政策。 記者了解到,制定該政策基于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伴隨新能源汽車產銷…[詳情]
化學所在惰性碳氫鍵活化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6-08-22)
碳氫鍵是一類基本的化學鍵,存在于幾乎所有的有機化合物中。碳氫鍵的鍵能非常高,碳元素與氫元素的電負性又很接近,因而碳氫鍵的極性很小,這些因素使得碳氫鍵具有惰性,在溫和條件下將碳氫鍵選擇性催…[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