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
報告預測全球碳排放增幅持續第三年走低(2016-11-17)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14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2016年全球源自燃燒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增幅預計僅為0.2%,鑒于前兩年的年均增幅也都在1%以內,碳排放有望連續三年維持在接近零增長水平。 東英吉利大學的…[詳情]
德國車企可能無法通過歐盟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求(2016-11-16)
(來源:互聯網)…[詳情]
新疆理化所在CeO2/TiO2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1-16)
CeO2/TiO2光催化還原CO2的過程示意圖 近年來,溫室效應和能源問題日益嚴重,二氧化碳作為主要的溫室氣體使得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引起了極地冰川融化、惡劣極端天氣頻發等一系列問題。為了減少二氧化…[詳情]
碳納米晶體管性能首次超越硅晶體管 電量多了1.9倍(2016-11-15)
芯片制造商現在面臨一定的困難,它們要用更小的制程制造更快的CPU,正因如此,芯片企業已經開始尋找“硅”的替代品(比如碳納米管),碳納米晶體管已經超越了硅晶體管,無論從電量還是性能上…[詳情]
沉睡于碳交易門外 中國企業正在錯失4000億規模市場(2016-11-08)
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實施,全球氣候治理進程進入新階段。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和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等系列法規政策即將出臺,碳配額分配工作已經開始進行。 截至2016年9月,北京、上海、天…[詳情]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為什么能夠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2016-11-08)
人類獲取能源的方式多種多樣,目前的主要技術是利用某些物質進行燃燒時的熱值貢獻。不同物質具備不同的熱值,例如:在我國,標準煤(又稱“煤當量”)的統一熱值為7000千卡/千克,而能夠用于…[詳情]
碳納米管開辟全新應用領域 展示醫學應用領域的潛能(2016-11-03)
碳納米管開辟全新應用領域,運用領域逐步擴大,尤其是在生物醫學領域開啟了一扇大門。碳納米管對人體不會產生傷害,這也展示了碳納米管在醫學應用領域的潛能。 近日,牛津大學研究團隊開辟了新的碳納…[詳情]
中溫鎂基二氧化碳吸收劑研究取得進展(2016-10-31)
在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中,煤氣化所得粗煤氣的有效成分主要是CO和H2,通過引入CO2吸收劑進行吸收增強型水汽變換(CO+H2O↔CO2+H2),不僅能提高煤氣中H2含量,減少水汽變換工藝中水蒸氣消耗…[詳情]
成都市特檢院開展低碳排放、環保檢測服務項目建設(2016-10-28)
近日,四川成都市特檢院順利完成該省首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新都華潤雪花啤酒分布式能源項目的鍋爐監督檢驗、能效測試及環保測試工作,為推進項目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提供了…[詳情]
中科大研發碳納米組裝體仿生材料(2016-10-27)
日前從中科大獲悉,該校俞書宏教授課題組與吳恒安教授課題組合作,成功設計制備出超彈性、耐疲勞宏觀尺度的碳納米組裝體仿生材料。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這種新材料有望用于某些特種條件…[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