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
新材料幫碳纖維“甩掉”傳統涂層(2016-12-22)
提升輕量級自行車和網球拍強度的碳纖維增強聚合物(CFRP)材料,因其超輕超強特性在航空航天工業中頗受歡迎。現在,英國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碳納米管功能材料,能取代傳統碳纖維表面被稱作“聚合…[詳情]
碳纖維補強技術在儀長管道成功應用(2016-12-22)
12月13日,管道公司武漢處對長嶺站站內管道腐蝕點碳纖維補強工作進行了檢查,確認該技術修復的腐蝕點達到了確保管道安全運行的各項技術要求。 儀長原油管道投產運行已11年。今年,武漢處檢測發現長…[詳情]
我國首顆二氧化碳監測衛星即將升空 搭載新型探測儀(2016-12-22)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我國首顆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即將發射升空,它將用慧眼一探全球二氧化碳變化的秘密。“我國還沒有這么復雜觀測模式的民用衛星,它通過5種觀測模式的組合,完成對全球…[詳情]
碳纖維質譜離子源與色譜聯用 展現出良好應用前景(2016-12-21)
碳纖維質譜離子源與色譜聯用是一項新的技術,質譜技術在食品、環境、人類健康、藥物、國家安全、和其他與分析測試相關的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碳纖維是一種新型材料,可開創出新型的質譜分析裝置和方…[詳情]
二氧化碳監測衛星整裝待發 即將揭開碳排放秘密(2016-12-20)
當百年不遇的暴雨、千年一遇的洪水開始頻繁出現,當降水豐沛的地方突然連年干旱,當紐約曼哈頓多次遭海水侵襲……氣候變化正威脅著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這些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是…[詳情]
發射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對中國有何意義?(2016-12-19)
正是基于上述認識,2009年,日本發射了世界首顆溫室氣體觀測衛星(GOSAT)。同年,美國的碳衛星(OCO-1)首次發射失敗,后于2014年再次發射其替代者OCO-2。 發射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對中國有何意義…[詳情]
力學所等在超高比強度及高熱導三維碳蜂窩結構研究中獲進展(2016-12-16)
碳結構如富勒烯、納米碳管、石墨烯等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力學上,科研人員一直希望能充分利用其穩定、低密度、超高強度的特性。然而,當用這類碳結構來構筑宏觀三維材料的骨架或增強組分時,維持這類基…[詳情]
魯西化工將投建聚碳酸酯二期工程(2016-12-16)
魯西化工12月15日公告,公司聚碳酸酯一期項目已達到設計產能,且工藝運行穩定。 公司將繼續加大化工新材料領域投入,投建聚碳酸酯項目二期工程兩條生產線。據悉,建設聚碳酸酯項目的總投資為36億元…[詳情]
碳納米管材料測量打破貿易壁壘實現“零”突破(2016-12-16)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研制的單壁碳納米管手性、長度、純度標準物質,填補了我國在碳基納米材料量值傳遞體系的空白,為打破貿易壁壘提供了技術支撐。 碳納米管材料測量打破貿易壁壘實現&ldqu…[詳情]
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年碳排放有望減少39.4%(2016-12-15)
2016年12月9日,在第十一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上,全球領先水企賽萊默公司與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聯合發布最新研究報告《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碳減排路徑及潛力研究》。報告指出,利用現有技術提…[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