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
“石墨烯電池”疑炒作 真相究竟如何(2016-01-06)
2015年12月中旬,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的研究團隊在《科學》上發文指出,其研制出一種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氮摻雜有序介孔石墨烯。一些媒體盛贊:“該材料具有極佳的電化學儲能特性,可用作電動車的…[詳情]
鋰鹽產能瓶頸短期難解 鋰電池電解液漲價在即(2015-12-28)
鋰電池電解液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鋰(鋰鹽)自10月份以來高達100%的猛烈上漲,令電解液廠商壓力倍增。鋰電池電解液價格雖也有小幅上漲,但難以覆蓋六氟磷酸鋰成本的大幅上漲,毛利率直線下滑。中國證券…[詳情]
中科大鋰硫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2015-12-2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錢逸泰、朱永春課題組近日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硒硫固溶體。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能源環境科學》雜志上。…[詳情]
中國科學家研制出石墨烯超強電池:充電7秒續航35公里(2015-12-21)
18日,記者從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獲悉,該所科學家已研制出一種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氮摻雜有序介孔石墨烯。該材料具有極佳的電化學儲能特性,可用作電動車的“超強電池”:充電只需7秒鐘,即可續…[詳情]
氧化鋰與石墨烯“蓬松”電極助電池續航里程翻倍(2015-12-14)
近日,劍橋大學ClareGrey教授團隊攻克了鋰空氣電池開發中的技術難關,有望解決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短的難題。該電池如果能夠成功應用,將使汽車單次充電續航里程達到650千米左右,是目前電動汽車續航里…[詳情]
物理所室溫鈉離子電池研究取得系列進展(2015-12-14)
大規模儲能技術作為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智能電網的核心關鍵技術之一,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與其它儲能技術相比,室溫鈉離子電池具有資源豐富、成本低、能量轉換效率高、循環壽命長、維護費用低等諸多優勢…[詳情]
可穿戴技術下一站:可彎曲電池、健康設備和納米材料(2015-12-11)
可穿戴設備 北京時間12月10日消息,當時間回溯到2009年,大量引人注目的可穿戴設備紛紛涌現,許多人還懷疑消費者是不是想記錄自己的腳步和能量消耗。然而隨著科技越漸深入發展,設備也越來越苗條而直…[詳情]
超級電池技術獲突破性進展(2015-12-11)
近日,劍橋大學ClareGrey教授團隊攻克了鋰空氣電池開發中的技術難關,有望解決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短的難題。該電池如果能夠成功應用,將使汽車單次充電續航里程達到650千米左右,是目前電動汽車續航里…[詳情]
寧波材料所揭示鋰離子電池循環穩定性機理(2015-12-11)
如何在現有鋰離子電池可用電極材料體系的前提下,提高鋰離子電池性能特別是其循環穩定性,是目前全世界研究的重點和熱點。 固體電解質界面膜,即SEI(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膜是在液態電解液…[詳情]
物理所發現一種新型鈉離子電池有機負極材料(2015-12-11)
有機材料具有豐富的化學組成,氧化還原電位可調,可以實現多電子轉移,而且原料來源豐富,成本低廉,材料可循環降解,對環境無害,作為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