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洛陽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陳海鵬與合作者一起,開發了一種用于二氧化碳高附加值轉化的材料,在二氧化碳加氫制低碳烯烴方面取得突破,為設計具有高效二氧化碳加氫性能的催化材料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驗依據。相關成果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上。
通過機械力化學還原等方法,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具有表面缺陷的氫化鎂/氧化銅復合材料。該材料表面富含多種類型的缺陷活性位點,可促進二氧化碳分子的吸附、活化與加氫過程。該復合材料在對二氧化碳加氫過程中,不僅展現出較高的低碳烯烴選擇性,還顯示出較好的穩定性與轉化率。同時,該材料在加氫過程中可提供一種負價態的氫用于二氧化碳加氫,對于加氫反應路徑的選擇以及產物分布具有重要的影響。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三條途徑:開發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捕集與封存二氧化碳、化學利用二氧化碳。其中,將二氧化碳催化轉化為低碳烯烴、低碳醇、芳烴等高附加值化學品,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標簽:二氧化碳 表面缺陷 氫化鎂/氧化銅復合材料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