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進展
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大氣和冰川中黑碳來源研究獲進展(2016-08-26)
8月23日,《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康世昌課題組與瑞典斯特哥爾摩大學合…[詳情]
中科大量子模擬器研究獲進展 成果發布引關注(2016-08-24)
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模擬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李傳鋒教授研究組研制出非局域量子模擬器并模擬宇稱-時間(Parity-time, PT)世界中的超光速現象。該成…[詳情]
北京碳納米管集成電路研究獲進展 加快實用化進程(2016-08-23)
碳納米管器件和集成電路因速度、功耗等方面優勢,被認為是未來最有可能替代現有硅基集成電路,延續摩爾定理的信息器件技術之一。經過近20年的研究,碳納米管電子學在器件物理、器件制備和優化、簡單集…[詳情]
力學所在二氧化碳動力循環研究中獲進展(2016-07-27)
CO2動力循環應用熱源范圍廣泛,在工業余熱能、地熱能、太陽熱能、生物質能、核能及常規化石能源領域,均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在中高溫熱能發電領域,優勢更加明顯,具有引領發電領域革命,成為主流和核心…[詳情]
大連化物所液流電池非氟多孔離子傳導膜研究獲進展(2016-07-12)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研究員張華民、李先鋒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液流電池非氟多孔離子傳導膜成膜機理和膜微觀結構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大幅度提高了膜的選擇性…[詳情]
力學所水合物分解相變相關地層安全評價研究獲進展(2016-07-06)
天然氣水合物是我國的戰略能源,但水合物分解可能引發多種地質災害。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海洋土力學課題組自2005年以來,自主搭建了水合物開采安全評價實驗及分析平臺,首次在實驗室發現水合物熱分…[詳情]
中科院新型過氧化爆炸物檢測獲進展(2016-07-01)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快速分離與檢測研究組李海洋研究團隊在新型過氧化爆炸物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采用試劑分子輔助光電離正離子遷移譜,結合時間分辨熱解析進樣技術,實現了TAT…[詳情]
Si CMOS 單芯片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技術研究獲進展(2016-07-01)
SiCMOS單芯片毫米波收發機技術是SiCMOS工藝進入90nm尤其是65nm以后才興起的研究,到目前為止不過數年時間。SiCMOS單芯片毫米波收發機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毫米波系統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全面提升毫米波…[詳情]
中科院新型過氧化爆炸物檢測獲進展(2016-06-29)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快速分離與檢測研究組李海洋研究團隊在新型過氧化爆炸物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采用試劑分子輔助光電離正離子遷移譜,結合時間分辨熱解析進樣技術,實現了TAT…[詳情]
金屬所具有多重生物功能的新型可降解鎂銅合金研究獲進展(2016-06-28)
鎂合金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與骨組織匹配的力學性能以及可以在人體內降解吸收等特點,成為一類極具臨床應用前景的新型醫用金屬材料。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楊柯領導的生物材料研究團隊近年…[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