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進展
大連化物所二維金屬碳化物納米片衍生物研究獲進展(2017-05-16)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了一種同時氧化和堿化的新策略,一步法實現了二維金屬碳化物納米片(Ti3C2MXene)向超薄鈦酸鈉或鈦酸鉀納米帶的轉…[詳情]
天然生物與仿生梯度材料研究獲進展(2017-05-08)
自然界中的生物體在長期的自然選擇與進化過程中,其組成材料的組織結構與性能得到了持續優化與提高,從而利用簡單的礦物與有機質等原材料很好地滿足了復雜的力學與功能需求,使得生物體達到了對其…[詳情]
新型插層鐵硒超導材料磁性研究獲進展(2017-05-08)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大勇、研究員鄒良劍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教授孫喆合作,在新型插層鐵硒超導材料(Li1-xFex)OHFeSe磁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詳情]
基于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的貴金屬納米超晶材料研究獲進展(2017-05-08)
隨著現代納米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貴金屬納米超晶材料制備和可控光學特性的研究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其在光電、新能源、工業催化、超材料、傳感技術、生物醫用等諸多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貴金屬(尤…[詳情]
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研究獲進展 石墨烯光電探測器原理分析(2017-05-08)
【亞洲儀表網】近日,普渡大學、密西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聲稱,已解決阻礙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的發展問題,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可用于成像、顯示、傳感器和高速通信。 石墨烯高性能…[詳情]
中科院金銀納米顆粒表面吸附方式及光譜研究獲進展(2017-05-05)
將納米粒子吸附到固體基質表面上,不僅有利于防止納米粒子發生團聚,保留納米粒子獨特的光學、電學和生物性能,而且可使這些性能與基質的優良性能相互結合,產生新的功能。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首次報道D…[詳情]
金銀納米材料表面生物分子吸附及SERS光譜研究獲進展(2017-05-03)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首次報道DNA基本結構分子——腺嘌呤在金/銀等納米顆粒表面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以來,學界針對腺嘌呤表面吸附問題開展了大量光譜學實驗和理論研究,但其在金銀納米…[詳情]
寧波材料所在石墨烯基新型長壽命鋁離子電池研究中獲進展(2017-04-28)
電化學儲能技術是解決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的關鍵。以有機溶劑為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上具有優勢,但存在安全隱患和鋰資源有限的問題。與之相比,水系非鋰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鋅…[詳情]
合肥研究院等柔性導電高分子材料研究獲進展(2017-04-26)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激光技術中心研究員方曉東課題組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馬明明課題組合作,研發出具有高的強度、韌性和導電性的仿生多元…[詳情]
高性能熱界面材料研究獲進展(2017-04-25)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汪正平、孫蓉和香港中文大學許建斌領導的廣東省先進電子封裝材料創新科研團隊在高性能熱界面材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相關論文ACombinationofBoronNitrideNanotu…[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