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進展
沈陽生態所在水泥材料碳匯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1-25)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區域低碳發展研究組研究員郗鳳明近期在全球水泥材料碳化的碳吸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率領的研究團隊與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沈陽建筑大…[詳情]
微生物所在小分子檢測方法開發中取得進展(2016-11-22)
基于aTF的小分子檢測平臺 小分子的靈敏檢測是臨床診斷、環境監測和食品安全等領域的重要需求,因此開發高效的化學小分子檢測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特異的識別元件是實現檢測的核心和基礎,傳統…[詳情]
青島能源所在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1-22)
國家“十三五”規劃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布局與規劃,而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的關鍵是動力電池,固態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有效提高能量密度同時確保安全性的必由之路…[詳情]
大連化物所石墨烯基柔性化微型化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進展(2016-11-21)
大連化物所石墨烯基柔性化、微型化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創新特區研究組(DNL21T3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在柔性化、微型化石墨烯基超級電…[詳情]
沈陽生態所在熱帶森林土壤微生物殘留物對氮沉降增加的響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2016-11-18)
土壤碳的動力學與土壤微生物過程密切相關。氮沉降能夠對土壤微生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進而影響微生物所調控的土壤碳的轉化與循環。微生物殘留物是土壤有機碳庫的重要來源,在長期土壤碳積累方面…[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強自旋-軌道耦合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1-18)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張昌錦課題組在5d強自旋-軌道耦合材料Sr2IrO4的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工作以EnhancedelectricalconductivityanddilutedIr4+spinordersine…[詳情]
新疆理化所在CeO2/TiO2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1-16)
CeO2/TiO2光催化還原CO2的過程示意圖 近年來,溫室效應和能源問題日益嚴重,二氧化碳作為主要的溫室氣體使得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引起了極地冰川融化、惡劣極端天氣頻發等一系列問題。為了減少二氧化…[詳情]
平面光電極技術應用于沉積物微界面過程研究取得進展(2016-11-14)
沉積物微界面過程的發生大都是以微尺度體現的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效應,二維原位研究手段是科學闡釋這些過程的關鍵。平面光電極技術(簡稱PO)是當前快速發展的一種新型原位、實時監測技術。PO基于熒…[詳情]
青島能源所在大規模制備無鋰正極材料中取得進展(2016-11-10)
傳統鋰離子充電電池一般采用的是有機電解液,在有過度充電、內部短路等異常情況時可能導致電解液發熱,有自燃甚至爆炸的危險。例如被稱為“夢想航機”的波音787在2013年接連發生電池故障…[詳情]
14納米CMOS量產工藝中光源掩模協同優化技術研發取得進展(2016-11-07)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先導中心研究員韋亞一團隊與中芯國際研究團隊圍繞14納米CMOS量產工藝中光源掩模協同優化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并取得顯著進展,完成了后段制程中多層關鍵層的光源優化工作…[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