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進展
沈陽生態所在森林土壤碳循環對施肥的響應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01-13)
我國是人工林大國,人工林面積約占世界人工林的1/3,也占我國森林總面積的近1/3,在木材生產和生態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大面積純林連栽,養分輸出大于輸入等,致使我國人工林生產…[詳情]
沈陽生態所在新型肥料成果轉化方面取得進展(2017-01-12)
肥料在糧食增產中貢獻率達40%以上(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報告),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肥料品種少,肥料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15-30個百分點,傳統生產工藝過程能耗高、污染嚴…[詳情]
中科院光電所在痕量氣體檢測方面取得進展(2017-01-10)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在高靈敏度、高選擇性的痕量氣體檢測方面取得進展:利用光腔衰蕩技術,結合在中紅外波段可以覆蓋很寬光譜范圍的脈沖量子級聯激光器,同時實現了多個寬帶吸收氣體的高靈敏度…[詳情]
深圳先進院在介電儲能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01-09)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汪正平、孫蓉帶領的先進材料研究中心團隊成功找到了一種可以大幅度提高復合材料介電常數的方法,同時在介電儲能方面也有突出的性能。相關研究成果以Constructio…[詳情]
寧波材料所在核用碳化硅連接的尺度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01-04)
碳化硅及其復合材料(Siliconcarbideanditscompositematerial,SiCandSiCbasedcomposite)以其低中子吸收截面、良好的抗輻照性能、高溫穩定性好以及優異的耐腐蝕抗氧化能力成為新一代事故容錯型核燃…[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納米傳感器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01-03)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納米材料與環境檢測研究室副研究員郭正以多孔單晶納米帶和三維分級納米結構為敏感材料,成功地構建了高靈敏和高穩定性納米氣敏傳感器。相關…[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飲用水微污染物深度處理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01-03)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劉錦淮課題組副研究員孔令濤等發展了一種環境友好型氮化碳(g-C3N4)二維超薄納米片功能化吸附材料,實現對水中重金屬Cd(II)和有機污染物亞…[詳情]
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制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取得進展(2016-12-30)
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黃小青課題組在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的制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研究有效地解決了模型催化中電化學界面的瓶頸問題。 據介紹,貴…[詳情]
寧波材料所在多軸銑削/旋轉超聲加工方面取得進展(2016-12-28)
石英玻璃、工程陶瓷等硬脆材料具有耐高溫、膨脹系數低、耐熱震性、高化學穩定性等優異性能,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化工、電子、冶金等工業領域,但是該類韌性和強度不同于彈塑性金屬類材料,在加工時材料承…[詳情]
寧波材料所在石墨烯強韌化碳纖維復合材料關鍵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12-28)
碳纖維復合材料因輕質高強、抗疲勞、耐腐蝕、可設計性強等一系列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能源、建筑等領域的應用與日俱增。然而,由于碳纖維表面光滑、惰性大、具有化學活性的官能團少,導致碳纖維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