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焊條的選用
電焊條的選用
焊條的選用原則
焊條的選用須在確保焊接結構安全、可行使用的前提下,根據被焊材料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板厚及接頭形式、焊接結構特點、受力狀態、結構使用條件對焊縫性能的要求、焊接施工條件和技術經濟效益等綜合考查后,有針對性地選用焊條,必要時還需進行焊接性試驗。
(1)同種鋼材焊接時焊條選用要點
①考慮焊縫金屬力學性能和化學成分
對于普通結構鋼,通常要求焊縫金屬與母材等強度,應選用熔敷金屬抗拉強度等于或稍高于母材的焊條。對于合金結構鋼,有時還要求合金成分與母材相同或接近。在焊接結構剛性大、接頭應力高、焊縫易產生裂紋的不利情況下,應考慮選用比母材強度低的焊條。當母材中碳、硫、磷等元素的含量偏高時,焊縫中容易產生裂紋,應選用抗裂性能好的堿性低氫型焊條。
②考慮焊接構件使用性能和工作條件
對承受載荷和沖擊載荷的焊件,除滿足強度要求外,主要應保證焊縫金屬具有較高的沖擊韌性和塑性,可選用塑、韌性指標較高的低氫型焊條。接觸腐蝕介質的焊件,應根據介質的性質及腐蝕特征選用不銹鋼類焊條或其他耐腐蝕焊條。在高溫、低溫、耐磨或其他特殊條件下工作的焊接件,應選用相應的耐熱鋼、低溫鋼、堆焊或其他特殊用途焊條。
③考慮焊接結構特點及受力條件
對結構形狀復雜、剛性大的厚大焊接件,由于焊接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內應力,易使焊縫產生裂紋,應選用抗裂性能好的堿性低氫焊條。對受力不大、焊接部位難以清理干凈的焊件,應選用對鐵銹、氧化皮、油污不敏感的酸性焊條。對受條件限制不能翻轉的焊件,應選用適于全位置焊接的焊條。
④考慮施工條件和經濟效益
在滿足產品使用性能要求的情況下,應選用工藝性好的酸性焊條。在狹小或通風條件差的場合,應選用酸性焊條或低塵焊條。對焊接工作量大的結構,有條件時應盡量采用高效率焊條,如鐵粉焊條、高效率重力焊條等,或選用底層焊條立向下焊條之類的專用焊條,以提高焊接生產率。
(2)異種鋼焊接時焊條選用要點
①強度級別不同的碳鋼+低合金鋼(或低合金鋼+低合金高強鋼) 一般要求焊縫金屬或接頭的強度不低于兩種被焊金屬的最低強度,選用的焊條熔敷金屬的強度應能保證焊縫及接頭的強度不低于強度較低鍘母材的強度,同時焊縫金屬的塑性和沖擊韌性應不低于強度較高而塑性較差鍘母材的性能。因此,可按兩者之中強度級別較低的鋼材選用焊條。但是,為了防止焊接裂紋,應按強度級別較高、焊接性較差的鋼種確定焊接工藝,包括焊接規范、預熱溫度及焊后熱處理等。
②低合金鋼+奧氏體不銹鋼 應按照對熔敷金屬化學成分限定的數值來選用焊條,一般選用鉻和鎳含量較高的、塑性和抗裂性較好的Cr25-Ni13型奧氏體鋼焊條,以避免因產生脆性淬硬組織而導致的裂紋。但應按焊接性較差的不銹鋼確定焊接工藝及規范。
③不銹復合鋼板 應考慮對基層、復層、過渡層的焊接要求選用三種不同性能的焊條。對基層(碳鋼或低合金鋼)的焊接,選用相應強度等級的結構鋼焊條;復層直接與腐蝕介質接觸,應選用相應成分的奧氏體不銹鋼焊條。關鍵是過渡層(即復層與基層交界面)的焊接,必須考慮基體材料的稀釋作用,應選用鉻和鎳含量較高、塑性和抗裂性好的Cr25-Ni13型奧氏體鋼焊條。
2.碳鋼和低合金鋼焊條的選用
(1)碳鋼焊條的選用
碳鋼是碳素結構鋼與碳素工具鋼的總稱。我國碳鋼產量約占全部鋼材總產量的80%以上,碳鋼是被焊金屬中用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種。用于焊接的碳鋼,含碳量不超過0.9%。碳鋼的焊接性與鋼中含碳量多少密切相關,含碳量越高,鋼的焊接性越差。幾乎所有的焊接方法都可以用于碳鋼結構的焊接,其中以手弧焊、埋弧焊和CO2氣體保護焊應用最為廣泛。
碳鋼焊條的焊縫強度通常小于540MPa(55kgf/mm2),我國碳鋼焊條國家標準GB/T5117—95中只有E43××系列及E50××系列兩種型號,即抗拉強度只有420MPa(55kgf/mm2)和490 MPa(50kgf/mm2)兩個強度級別。目前焊接中大量使用的是490MPa級以下的焊條。焊接低碳鋼(碳小于0.25%)時大多使用E43××(J42×)系列的焊條,這一系列焊條有多種牌號,產品牌號更多,可根據具體母材及使用條件、工作狀況、焊件結構形狀、鋼板厚度等加以選用。
常用低碳鋼焊接時焊接材料的選擇見表1。其中,一般焊接結構可選用酸性焊條,承受動載荷或復雜的厚壁結構及低溫使用時選用堿性焊條。各類低碳鋼焊條工藝性能的比較見。各類低碳鋼焊條冶金性能的綜合比較見表3。
焊接中碳鋼(C=0.25%~0.60%)和高碳鋼(C>0.60%)時,應選用雜質含量較低、且具有一定脫硫能力的堿性低氫型焊條。在個別情況下,也可采用鈦鐵礦型或鈦鈣型焊條,但要有嚴格的工藝措施配合。
常用低碳鋼焊接材料的選擇
鋼 號 | 手工電弧焊 | 埋弧焊 | CO2氣體保護焊 | 電渣焊 | |
焊條牌號 | 焊條型號 | ||||
Q235 | J421,J422,J423 | E4313,E4303,E4301 | H08A,H08MnA + HJ431,HJ430 | H08MnSi H08Mn2Si H08MnSiA H08Mn2SiA | H10MnSiA H10Mn2A H10Mn2MoA + Hj350 |
Q255 | J424,J426,J427 | E4320,E4316,E4315 | |||
Q275 | J426,J427 J506,J507 | E4316,E4315 E5016,E5015 | |||
08,10 | J422,J423,J424 | E4303,E4301,E4320 | |||
15,20 | J426,J427,J507 | E4316,E4315,E4320 | |||
20g | J422,J426,J427 | E4303,E4316,E4315 | |||
22g | J506,J507 | E5016,E5015 | |||
25 | J426,J427 | E4316,E4315 | |||
Zg230~450 | J506,J507 | E5016,E5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