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催化氧化處理氨氮廢水處理
1.氨氮廢水的主要來源
含氨氮物質進入水環境的自然來源和過程主要包括降水降塵、非市區徑流和生物固氮等。主要包括未處理或處理過的工業廢水、各種浸濾液和地表徑流等。隨著電鍍、石油、化工、食品和制藥等工業的發展,氨氮的含量急劇上升。近年來,越來越多含氨氮污染物的任意排放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廢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離氨和離子銨形式存在的氮,氨氮污染源多,排放量大,并且排放的濃度變化大。
2.氨氮廢水的危害
環境中存在過量的氨氮會造成多方面的有害影響。
由于NH4N的氧化,會造成水體中溶解氧濃度降低,導致水體發黑發臭,水質下降,對水生動植物的生存造成影響。
水中氮素含量太多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進而造成一系列的嚴重后果。由于氮的存在,致使光合微生物(大多數為藻類)的數量增加,即水體發生富營養化現象,結果造成:堵塞濾池,造成濾池運轉周期縮短,從而增加了水處理的費用;妨礙水上運動;藻類代謝的最終產物可產生引起有色度和味道的化合物;由于藍-綠藻類產生的毒素,家畜損傷,魚類死亡;由于藻類的腐爛,使水體中出現氧虧現象。
水中的NO2N和NO3N對人和水生生物有較大的危害作用。長期飲用NO3N含量超過10mg/L的水,會發生高鐵血紅蛋白癥,當血液中高鐵血紅蛋白含量達到70mg/L,即發生窒息。近年來,含氨氮廢水隨意排放造成的人畜飲水困難甚至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我國長江、錢塘江、淮河等流域都有過相關報道,相應地區曾出現過藍藻污染導致數百萬居民生活飲水困難,以及相關水域受到了“牽連”等重大事件,因此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已成為環境工作者研究的熱點之一。
3.氨氮廢水處理的主要技術
目前,國內外氨氮廢水處理有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吹脫法和生物脫氨法等多種方法,這些技術可分為物理化學法和生物脫氮技術兩大類。以上處理方法要么處理費用高昂,要么處理效果不徹底。為此東莞億霖研發出新型的三維電解法,為客戶端的廢水處理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三維電解氨氮廢水處理設備效果顯著。
4.氨氮處理設備特點:
設備緊湊, 占地面積少,處理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管理方便,具有處理能力強、無二次污染,反應條件溫和等優勢,被稱為“環境友好型處理技術” 的成功應用,可按需求定制,應對不同的處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