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閥檢修步驟
一、檢修前準備
1. 安全措施
⭐️切斷氣源/電源,關閉上下游閥門,泄壓并排空管道內介質(尤其是高溫、有毒或腐蝕性介質)。
⭐️懸掛警示牌,避免誤操作。
2. 工具準備
🔧扳手、螺絲刀、內六角、閥門專用工具、密封件(如填料、墊片)、潤滑脂、檢測儀表(如壓力表、萬用表)。
3. 資料核對
📔 查閱閥門銘牌信息(型號、壓力等級、介質溫度)、原廠說明書或維修記錄。
二、拆卸步驟
1. 分離執行機構與閥體
⛏ 拆除氣動執行器的氣管或電動執行器的電纜,標記接線位置。
Ⓜ️松開執行機構與閥體的連接螺栓(注意彈簧力,氣動薄膜閥需先釋放膜頭壓力)。
2. 拆卸閥蓋與閥芯組件
⛽️松開閥蓋螺栓,緩慢取出閥桿、閥芯(注意內部可能有殘余介質)。
⭐️檢查閥芯、閥座密封面磨損情況(劃痕、腐蝕、變形)。
3. 拆卸填料函
🔩取出填料壓蓋,清除舊填料(石墨、PTFE等),檢查閥桿是否彎曲或磨損。
三、關鍵部件檢查
1. 閥芯與閥座
🉐密封面輕微磨損可研磨修復,嚴重損壞需更換。
🉐檢查閥芯導向部位是否卡澀(需清潔或拋光)。
2. 閥桿
⭐️檢查彎曲度(用平板滾動檢測)、表面光潔度,銹蝕或磨損嚴重需更換。
3. 填料函
🕖 更換新填料(注意環形切口錯開安裝),確保壓緊后閥桿仍能靈活移動。
4. 執行機構
🆖氣動執行器:檢查膜片是否破裂、彈簧是否疲勞,氣缸有無泄漏。
🛩電動執行器:測試電機絕緣性,檢查齒輪箱潤滑脂是否變質。
5. 附件檢查
🎛 定位器、電磁閥、限位開關等信號反饋裝置是否正常。
四、清潔與組裝
1. 清洗部件
🈶用煤油或專用清洗劑清除閥腔、閥芯等部位的積垢(禁用腐蝕性溶劑)。
2. 潤滑
🈶閥桿涂抹高溫潤滑脂(如二硫化鉬),齒輪機構加注指定潤滑脂。
3. 組裝
💙按拆卸逆序組裝,確保閥芯與閥座對中(可手動測試行程是否順暢)。
💙均勻擰緊螺栓,避免偏斜導致泄漏。
五、測試與校準
1. 氣密性測試
🇨🇦加壓至1.1倍工作壓力,檢查閥座密封性(允許泄漏量根據標準如ANSI FCI 70-2)。
2. 行程測試
🇨🇦輸入4-20mA信號,驗證全開/全閉位置是否準確,調整定位器零點與量程。
3. 動態測試
🇨🇦模擬工藝條件,檢查閥芯動作是否平穩、有無振蕩或遲滯。
六、常見問題處理
👱內漏:閥座密封不嚴→重新研磨或更換閥芯。
🙆外漏:填料失效或閥蓋墊片損壞→更換密封件。
👩卡澀:閥桿變形或介質結晶→矯正閥桿或清洗管道。
👶響應慢:定位器故障或氣源壓力不足→校準定位器、檢查氣路。
七、安全注意事項
☮檢修易燃介質閥門時需防爆工具并接地。
☮高壓閥門拆卸時需逐步釋放預緊力,防止部件彈射。
⚛組裝后需進行完整性測試再投用。
💚通過系統化的檢修流程,可有效恢復調節閥性能,確保工藝控制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于復雜閥門(如三通閥、角閥),建議參考廠家技術手冊或由專業人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