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操作的規章流程
一、操作的一般原則
(1)操作閥門時,應緩開緩關。
(2)不能利用管鉗和加長套管去開關閥門,以免損壞手輪和閥桿,必要時可用特制的閥門扳手。(3)同時操作多個閥門時,應注意操作順序,并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4)開啟有旁通閥門的較大口徑閥門時,若兩端壓差較大,應先打開旁通閥調壓,再開主閥;主閥打開后,應立即關閉旁通閥。
(5)操作球閥只能全開或全關。
(6)收發清管器時,其經過的閥門應全開。
二、手動閥門
(1)操作時應注意檢查閥門開閉標志。
(2)通常情況下,關閉閥門時手輪(手柄)向順時針方向旋轉,開啟閥門時手輪(手柄)向逆時針方向旋轉。
(3)手輪(手柄)直徑(長度)小于或等于320mm時,只允許一人操作。
(4)手輪(手柄)直徑(長度)大于320mm時,允許多人共同操作,或者借助適當的杠桿(一般不超過0.5m)操作閥門。
(5)操作閥門時,應均勻用力,不得用沖擊力開閉閥門。
(6)操作閘閥、截止閥、平板閥過程中,當關閉或開啟到上死點或下死點時,應回轉1/2~1圈。
三、電動閥門
(1)對停用三個月以上的電動裝置,啟動前應檢查離合器,確定手柄在手動位置后,再檢查電機的絕緣、轉向及電器線路。
(2)啟動時,確認離合器手柄在相應位置。
(3)采用現場操作閥門時,應監視閥門開閉指示和閥桿運行情況,閥門開閉度要符合要求。
(4)采用現場操作全關閉閥門時,在閥門關到位前,應停止電動關閥,改用微動將閥門關到位。(5)對行程和超扭矩控制器整定后的閥門,首次全開或全關閥門時,應注意監視其對行程的控制情況,如閥門開關到位置沒有停止的,應立即手動緊急停機。
(6)在開、閉閥門過程中,發現信號指示燈有誤、閥門有異常響聲時,應及時停機檢查。四、氣動閥門
四、氣動閥門
(1)在第一次投用氣動執行器時,應進行往復循環動作,使活塞密封環或活塞桿密封圈進行磨合達到無泄漏。
(2)檢查氣動執行器動作與閥門開關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3)在調整閥門開關速度時,應通過執行器上的流量控制閥來均勻調節,不應限制進入的流量和過分限制排量,以防止發生不穩定的運行。
(4)氣動執行器和閥門應保證良好潤滑,運行靈活。
五、液動閥門
(1)檢查油箱油位和油質是否符合要求,液壓油泵、油路的各部位及密封處有無滲漏。
(2)使用前應全面檢查其連接各部位的螺栓有無松動,保證連接可靠。
(3)檢查閥位指示與閥的實際開閉位置是否相符。
(4)檢查手壓泵打油是否充足、穩定,油箱內油量、油質應符合要求。
(5)球閥開關前,應使球體兩端密封圈的壓力為零,以減少球和密封圈的摩擦力。球閥開關后,應及時向球體密封圈充壓。
(6)分配閥上各閥是否處于相應的控制位置。壓油時必須注意通、斷指示表的轉送位置。
(7)球閥在關閉情況下,若穩壓缸的壓力低于規定值,應給穩壓缸加壓。
(8)閥門開關不到位時,應及時進行檢修。
六、氣液聯動閥門
(一)操作前檢查
(1)驅動裝置進氣閥處于全開狀態,觀察氣壓表壓力值,應達到規定要求。(2)檢查氣路和油路管道及接頭處有無泄漏。(3)液壓定向控制閥選擇開或關后,用手泵檢查執行機構的工作情況,閥門開關運行應平穩、無卡阻現象。
(二)氣動操作
(1)液壓定向控制閥選擇在自動(氣動)位置,按下或拉出開關手柄,即實現閥門開或關。(2)閥門開關到位后,放開手柄,氣壓罐中氣體將自動排放。(3)調節可調式減壓閥開度大小,可決定閥門開關速度。
(三)壓降速率超限保護
(1)調節膜片式導閥,使壓降速率達到規定值。(2)調節延時罐進氣閥,使延時時間達到所需要值。(3)液壓定向控制閥選擇在自動(氣動)位置。(4)當管線發生爆管時,壓降速率在延時時間內連續超過所設定值,經控制系統調節,氣液壓罐進氣,使閥門關閉。(5)ShaferLineguard2000裝置中壓降速率、延時時間及閥門關閉所需時間應在計算機中設定。
(四)手動操作及氣液裝置
(1)手動操作,當氣源壓力低于開閥所需壓力值時,開(關)液壓定向控制閥,而后搖動手泵即實現閥門開大。(2)活塞撥叉式氣液裝置可做閥門開度調節;旋轉葉片式氣液裝置只可做閥門全開、全關運動,適用于切斷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