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閥發展歷程的歷史
調節閥發展歷程的歷史
調節閥的發展自20世紀初始至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先后產生了十個大類的調節閥產品、自力式閥和定位器等,調節閥和控制閥的發展歷程如下:
20年代:原始的穩定壓力用的調節閥問世。30年代:以“V”型缺口的雙座閥和單座閥為代表產品V型調節球閥問世。
40年代:出現定位器,調節閥新品種進一步產生,出現隔膜閥、角型閥、蝶閥、球閥等。50年代:球閥得到較大的推廣使用,三通閥代替兩臺單座閥投入系統。
60年代:在國內對上述產品進行了系列化的改進設計和標準化、規范化后,國內才才有了完整系列產品。現在我們還在大量使用的單座閥、雙座閥、角型閥、三通閥、隔膜閥、蝶閥、球閥七種產品仍然是六十年代水平的產品。這時,國外開始推出了第八種結構調節閥——套筒閥。
70年代:又一種新結構的產品——偏心旋轉閥問世(第九大類結構的調節閥品種)。這一時期套筒閥在國外被廣泛應用。70年代末,國內聯合設計了套筒閥,使中國有了自己的套筒閥產品系列。
80年代:改革開放期間,中國成功引進了石化裝置和調節閥技術,使套筒閥、偏心旋轉閥得到了推廣使用,尤其是套筒閥,大有取代單、雙座閥之勢,其使用越來越廣。
本文轉載自科弘流體http://www.kehov.com/
消防穩壓設備http://www.kehofc.com/
增壓穩壓設備http://www.kehofc.net/
刀型閘閥http://www.kehofluid.com/
水力控制閥http://www.keho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