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潤滑”中國制造”的引領者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新中國第一代潤滑油科技工作者,在當時的石油部蘭煉煉制研究所(昆侖潤滑蘭州潤滑油研發中心前身),就開始了中國的潤滑油技術研發。改革開放后,受“洋油”沖擊,國內一些研發機構紛紛撤銷,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研發機構仍在艱難中堅持。
此后多年,國外潤滑油一統天下,國內潤滑油企業不論是技術上還是市場占有率上,都遠遠落后于洋品牌。不僅如此,國外對潤滑油的核心技術也一直實行全面封鎖,要想沖破這種封鎖,只能靠堅持不懈的自主研發。
昆侖潤滑作為國家隊的代表,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實現了從單劑到油品的自主研發,形成了獨有的配方體系,沖破國外技術壁壘,自建了一整套篩選、分析和評定方法體系,成功研制出多品類的自主潤滑油產品。成就了“昆侖潤滑中國制造”這一民族品牌,并在國際潤滑油市場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昆侖潤滑 引領“中國制造”
四年三獲國家級科技大獎
多年來,昆侖潤滑堅持自主研發,包攬了潤滑油行業國家級科技進步和技術發明全部獎項,以自主創新的科技力量,讓“中國制造”一次次在國際發聲。
“齒輪油極壓抗磨添加劑、復合劑制備技術與工業化應用”獲得2009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技術應用于汽車、鋼鐵、風電行業及軍事裝備中,使高端齒輪油市場份額達到30%。
從“七五”開始,國家把齒輪油添加劑的研發列入科技攻關中。1987年,現任昆侖潤滑技術開發處處長的伏喜勝,大學一畢業就被分配到技術攻關組做助手。到“八五”時,伏喜勝接任課題組組長,一同接過來的還有前輩們從1萬多個化學分子結構中篩選出的最有希望的200個分子。最終,課題組攻克了一道道難關,合成了含磷、硫磷、硫磷氮、硫磷氮硼4類不同化學組成結構的極壓抗磨添加劑。齒輪油極壓抗磨添加劑技術一經問世,打破了長期以來“洋油”的壟斷,使潤滑油添加劑國際品牌無一例外出現價格跳水。從此,這支堪稱“國家隊”的潤滑油研發隊伍登上了國際舞臺。
“環烷基潤滑油系列產品開發及應用”獲得2011年國家技術進步一等獎,技術應用于大亞灣核電站和國家重點工程1000KV和&±800KV特高壓輸變電線路,使高端變壓器油市場份額達到80%。
基于環烷基油特殊的加工工藝及特點,研發出KI45X等12個變壓器油產品,通過SIEMENS、ABB公司認證。KI25X、KI50X在國家重點工程1000KV和&±800KV特高壓輸變電線路上成功應用。KI50AX變壓器油和L-DRC系列冷凍機油質量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且KI50AX變壓器油的部分指標更優,能替代進口產品。
“高檔系列內燃機油復合劑技術”獲得2012年國家技術進步二等獎,應用于東風、一汽、上柴、鈴木、福田等OEM客戶,是國慶60周年閱兵指定用油。
我國高端內燃機油市場長期為國外品牌占據,國內潤滑油企業不得不以每年數十億元的高昂代價購買國外復合劑生產相應規格的內燃機油。盡快形成自主高檔內燃機油復合劑技術,打破國外壟斷,是國家的重大需求。
從1988年開始,昆侖潤滑研發人員經過二十年持續攻關,研制了柴油機油、重負荷動力傳動通用油、汽油機油、代用燃料發動機油及摩托車油5個系列的20種高檔內燃機油復合劑,并實現工業化應用,生產出98種油品,在高溫清凈性、極壓抗磨性、燃油經濟性、評價性能模擬方法等四個方面取得了重大創新。
該項目在國內首次基于自主添加劑復配體系研發了全系列高檔內燃機油產品,提升了中國潤滑油行業的競爭力,帶動了國內添加劑產業的發展。本成果生產的重負荷動力傳動通用油,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認定為60周年國慶閱兵指定用油。
四年三獲國家獎,迄今為止,行業唯一。
這些成果填補了中國潤滑油界國家發明獎的空白,
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未來,昆侖人仍將不懈努力,
以驕人的成績向世界表明
中國民族品牌自主創新與發展的信心與潛力,
為中國制造的科研發展添磚加瓦。
昆侖潤滑將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開拓創新,
堅持以民族品牌的實力與魄力,
擔當起民族企業的責任與未來,
不斷為“中國制造”的發展推波助瀾,
續寫中國制造的新傳奇!
自信源于強大,
而昆侖潤滑的強大遠不止這些,
堅守夢想,續寫輝煌我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