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篩分機械制造企業的競爭對手不是現有國有大、中型篩分機械制造企業,也不是行業的領先者,而是在市場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已經進入和即將進入國內市場的篩分機械制造企業。
因此,我國行業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如在近期幾年內不能在體制上適應市場需求,將無法參與市場競爭;生產的產品如沒有特色,不能在國內一些領域內形成支柱產品,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將無立足之地。
隨著國內國際市場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產品質量和開發能力方面的問題都嚴重阻礙了有關行業企業的發展,產品技術進步緩慢,表現之一就是研究投入不足,企業開發能力薄弱,科研開發費用占銷售額比重太低。二是從事研究開發工作的技術人員力量不足,我們的企業開發人員占職工人數的比例僅為1%左右,而發達國家大都在10%以上;三是企業開發機械不健全,雖然篩分設備制造企業中擁有一些技術開發機構,但具備一定水平的開發機構不多,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四是企業對社會的科研開發能力利用不夠,社會開發與企業生產脫節,科研成果商品化率低。
通過行業調研,中國重型機械協會洗選設備委員會得出的認識是,國際市場的競爭,不僅是速度和數量的較量,更重要的是科學技術,質量和效率的角逐。雖然裝備水平,工藝技術和企業管理落后是影響我們篩分設備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篩分機械幾十年一貫制的現關,嚴重阻礙了企業高效率的參與兩個市場的競爭。
目前國內的篩分機械制造業已經從仿制階段走過自行研制階段到今天的引進提高階段,但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后基本處于消化吸收的層次,很少有自己的特色創新,所以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極端缺乏自主的品牌;技術創新能力嚴重缺乏,全國具有獨立研究開發新產品能力的企業不多,每年開發的新產品,無論是質量和檔次上都同國際先進水平企業有較大差距。
整個機械制造業突出的薄弱環節在于技術創新能力和自主品牌,中國工業協會秘書長蔡惟慈指出,機械制造企業應該在結構優化和升級這兩方面下功夫。同時在能源緊缺、節能降耗、倡導低碳經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的今天,能夠提供節能降耗的機電產品的企業必然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