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9 %(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5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68%。1-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工業經濟目前雖然保持著平穩發展態勢,但是工業經濟內部卻存在很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PMI逐漸逼近50%與PPI的持續負增長都表明,目前,我國工業經濟處在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時期。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整個制造業來看,傳統發展模式需要進行根本性轉變。目前,整個制造業的各項生產成本都在逐漸上升,因此,依靠低成本的原有觀念進入市場已經不可行。”
對于制造業如何取得突破這一問題,趙錫軍認為,這需要企業通過挖掘自身的內在潛力來提高產品的創新、技術的創新、質量的提升等,而這個提升的過程完全取決于企業自身的能力和潛質,企業自身發展得到突破才能使整個制造業乃至工業經濟迎來新的突破。
趙錫軍還指出,上半年經濟數據整體上是處在預期的范圍之內,說明整體經濟運行情況還是十分平穩的。在整體經濟處于平穩狀態的情況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推進情況將決定下半年經濟的整體走勢。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認為,中國經濟仍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推進的過程之中。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提升角度,城鎮化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和新興工業化的高度融合也會釋放出極大的投資和消費潛力。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