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國國際化工新材料展覽會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辦,記者發現有幾家國外生產化工新材料的客戶在墻上用歪歪扭扭的中文寫著“尋找中國代理商”,這引得很多觀眾駐足。在他們與客戶的溝通洽商中,記者聽聞,原來目前在歐美國家經濟面臨困境之際,這些國家的化工公司更期望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等新興國家,看好并專注于高速成長的新材料市場。
比如來自意大利的DYS公司,他們專門生產適用于醫藥領域的新型聚合物,期望通過展會找到中方代理商先進行代理合作,成熟后再進行合作生產。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看好中國的新材料市場,雖然新產品進入市場有可能會面臨一段“認識接受期”,在這段時間盈利偏低,甚至零利潤運行,但他們覺得后期市場是值得期待的。
新材料是當今國際科技和產業競爭的重點領域之一。據統計,10年來,我國新材料產業年均增速達到22.5%,與信息、新能源共同構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三駕馬車。去年年初,我國又將新材料列入國家“十二五”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由此也在國內掀起了一場新材料風暴。
在展會上,“新型環保材料”的字眼不斷闖入記者眼中。記者隨機采訪了一家寧夏的化工企業,他們反映,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新材料產品必須突出自己的亮點、主打牌,這樣才能在市場推廣中脫穎而出。他們針對目前建筑材料市場特點、客戶需求,推出了新型環保建筑材料,消費者非常感興趣。該企業銷售部負責人說,下游旺盛需求賦予新材料持續、確定的高成長預期,企業本著緊貼市場以客戶為中心的研發、銷售戰略,順著這股新材料熱潮向前走。
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有自己的心得。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化工新材料大多為高分子材料,發展特點是“上游為下游,下游促上游”,通過最終產品在能源、交通、建筑、基礎設施、體育用品和生活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放大上游原料產能,推動產品升級。他說,他們公司就是憑著自己的芳綸聚合單體(對苯二甲酰氯和間苯二甲酰氯)原料生產優勢,為滿足不同的玻璃化溫度和熔點要求,以不同比例的對苯二甲酰氯和間苯二甲酰氯混合物為原料,生產系列新型聚醚酮酮。經過近3年的中試摸索,終于在2011年5月完成了年產100噸的生產線建設,并順利投產。
由于聚醚酮酮具有更高的耐熱性、剛性、機械性能和耐磨韌性等優異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業具有較大的需求,在長期性的人體醫療植入體以及油氣工業的井下設備等領域也有所應用,成為高分子材料領域的一大熱點。他們將聚醚酮酮推向市場后,目前也嘗到了甜頭,雖然過程比較波折,認可度也不是一下提高的,但是聚醚酮酮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他們企業的原料生產優勢,使得他們覺得這條路選對了。
展會舉辦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年,全球新材料需求的增長一半都在亞洲,特別是中國,眾多應用領域對性能卓越的材料需求越來越大。正因為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汽車市場、家電市場,并且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對新材料有著巨大需求,外資企業果斷進入或追加投資,國內企業也當仁不讓。雖然在新產品推廣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市場遇冷,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值得投入的。
據相關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會對高強輕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鋼鐵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動力電池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6類新材料進行重點支持。預計到2015年,國內新材料產業規模將能達到總產值2萬億元,其中化工新材料規劃產值將能達到3498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6%。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