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工業廢水處理成為水治理的首要問題,其中難降解工業廢水是業內公認的污水處理難題。隨著我國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各種新型的化工產品被應用到各行各業,特別是制藥、化工、電鍍、印染等重污染工業廢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高、結構穩定、可生化性差,常規工藝難以實現達標排放,其處理成本高,給企業節能減排帶來極大的壓力,也給水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來源廣、成分復雜、難降解成最大阻礙
難降解工業廢水是指含有高濃度難以被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工業廢水,包括多環芳烴類化合物、有機磷農藥、表面活性劑、有機染料等。這些物質的共同特點是毒性大,成份復雜,化學耗氧量高,難以被一般微生物降解。業內普遍將COD濃度大于2000mg/L,且BOD5/COD值低于0.3的有機廢水統稱為難降解工業廢水。難降解工業廢水排入受納水體,勢必成為水環境和人類身體健康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難降解有機物的治理研究已引起國內外有關專家的高度重視,是目前水污染防治研究的熱點與難點。目前國內外研究較多的是焦化、制藥、石油化工和紡織印染等行業的廢水治理。
微電解技術提高廢水可生化性能
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該工藝用于高鹽、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還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該技術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微電解設備中填充的微電解填料產生“原電池”效應對廢水進行處理。當通水后,在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電位差達1.2V的“原電池”。“原電池”以廢水做電解質,通過放電形成電流對廢水進行電解氧化和還原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物質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達到降解脫色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基于電化學、氧化-還原、物理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該工藝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處理時間短、操作維護方便、電力消耗低等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印染、化工、制藥、焦化、石油、皮革、造紙、木材加工、電鍍廢水、印刷、采礦、有機磷農業、有機氯農業等行業的難降解廢水的治理。
膜生物反應器顯優勢膜材料亟待優化
膜生物反應器(簡稱MBR)是現代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膜生物反應器由于其自身的優勢已經在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生物難降解有機廢水,由于膜生物反應器中富積了大量難降解有機物分解菌和硝化菌等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它們同有機物的接觸時間大于水力停留時間,從而大大提高了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率,已應用于印染廢水、造紙廢水、石油化工廢水、垃圾滲濾液、醫院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的處理。
目前,雖然膜生物反應器在難降解廢水方面得到了應用,但在應用過程中膜污染及控制對策的研究及加強適應于廢水處理的高通量、耐污染、長壽命和低價格的膜材料與組件的開發是膜生物反應器應用研究的兩大方向。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