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編著的《2011-2012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于近期正式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該報告從2011年5月開始籌備,到2012年1月初完成修訂,歷時近9個月。
清華大學金國藩院士擔任該報告首席科學家,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幼華擔任該報告編寫組組長。在報告編寫過程中共有三十多位院士、教授和專家參與了該報告的編寫和討論,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儀器信息網參與了部分內容的組織編撰。
報告主要闡述了近三年我國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科技和產業發展取得的重大進展和科技成果。報告還介紹了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內涵和組成,學科領域科技和產業發展的特點及趨勢,我國在該學科領域的基本狀況及差距,最后對政府支持學科科技和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
報告全文分為兩大部分:綜合報告和專題報告,內容涉及7個學科領域,共約15萬字。在綜合報告中,分別介紹了7個學科領域的主要特點及發展趨勢,目前基本狀況和差距,近期主要進展,以及對于主要領域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建議。在專題報中,分別對這7個學科領域近期獲得的主要進展進行了詳細總結和介紹,內容如下:
(1)自動化測控技術及工業自動化儀表的控制系統:主要涉及工業軟件,工業無線通訊,物聯網以及自動化技術等;
(2)科學測試、分析技術及科學儀器:主要涉及色譜、質譜、光譜、顯微成像技術、試驗機、電化學、生命科學與儀器等;
(3)人體診療技術及醫療儀器:主要涉及醫學影像、醫用電子儀器、體外診斷儀器、醫用激光儀器、放療儀器等;
(4)電磁測量技術及電工儀器儀表:主要涉及電磁測量技術及電工儀器儀表科技和產業主要特點、發展趨勢、差距;
(5)電子計測技術及電子測量儀器:主要涉及電子測量與儀器發展狀況、主要進展以及發展建議;
(6)相關傳感器及技術:主要涉及傳感器發展方向、國內外傳感器發展分析比較及發展趨勢;
(7)儀表元件及技術:主要涉及離散傳感器、生物醫學光學薄膜濾光器件、金屬波紋管等;
報告注重學術性,又不失可讀性,它對推動我國儀器儀表學科領域科技和產業的發展一定會發揮積極的作用;另外,對于希望快速、綜合了解我國及國外儀器科學與技術最新進展的學者、儀器儀表相關單位研發人員和決策者、政府機構等,該報告是一份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