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太陽能制氫取得突破性進展

作者: 2014年06月20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摘要】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太陽能制氫研究領域取得多項進展。不僅實現了2.5%的光催化體系世界最高太陽能制氫效率,同時還獲得了穩定性最高的Ta3N5太陽能光電化學分解水體系

【摘要】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太陽能制氫研究領域取得多項進展。不僅實現了2.5%的光催化體系世界最高太陽能制氫效率,同時還獲得了穩定性最高的Ta3N5太陽能光電化學分解水體系,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光電催化空穴儲存層概念,為進一步設計構筑高效穩定的太陽能轉化體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太陽能制氫研究領域取得多項進展。不僅實現了2.5%的光催化體系世界最高太陽能制氫效率,同時還獲得了穩定性最高的Ta3N5太陽能光電化學分解水體系,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光電催化空穴儲存層概念,為進一步設計構筑高效穩定的太陽能轉化體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利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作為制氫的一次能源是理想的能源發展方向。科學家們通過光催化和光電催化,利用太陽能把水分解為燃料電池所必需的氫和氧。然而,過去幾十年研究的光催化材料只能利用占太陽光總能量4%的紫外光,使太陽能制氫的廣泛應用受到極大限制。如何發展穩定的可見光光催化材料,使之能充分利用占太陽能總能量43%的可見光,成為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技術的一個關鍵。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科技部“973”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多年的持續攻關,李燦研究團隊在光催化和光電催化分解水的可見光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們利用助催化劑修飾的BiVO4作為光陽極,在最小偏壓下實現了可見光驅動的全分解水反應。并將BiVO4光陽極與硅疊層光陰極耦合,使太陽能制氫效率達到2.5%以上,這是目前該體系的世界最高效率。

  在進行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的同時,該團隊也啟動了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的研究。要提高太陽能制氫效率,必須發展寬光譜捕光的窄帶隙半導體光陽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窄帶隙半導體Ta3N5材料,其太陽能制氫理論效率可達15%以上,是目前國際太陽能光電催化制氫領域的主攻體系之一。

  但這一體系易受光腐蝕,解決其穩定性成為該領域的挑戰課題。在這項研究工作中,大化所科研人員在光陽極表面組裝水鐵石(Fh)層、保持光電催化水氧化高效率前提下,發現其體系穩定性可由幾分鐘延長至數小時,甚至十余小時后也未見明顯衰退,這是目前世界上報道的穩定性最高的Ta3N5分解水光陽極體系。

  科研人員進一步探索發現,Ta3N5表面Fh層具有電容的空穴儲存能力,可使半導體Ta3N5材料免于光腐蝕氧化,從而使光陽極的穩定性數量級式提高。藉此,李燦院士領導的太陽能研究團隊在國際上提出了光電催化空穴儲存層概念,為進一步設計構筑高效穩定的太陽能轉化體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氫能“上位”,技術是前提

  葉子

  占世界能源供給90%的化石燃料在日益枯竭。同時,傳統化石能源作燃料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加速、空氣質量下降、環境污染加劇等問題也在日益威脅著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和資源豐富的新能源,氫能成為未來最理想的能源。而實現氫的規模制備是發展氫能的前提和基礎。

  世界各國都為發展氫能做好了規劃上的準備。美國已將氫能確定為維系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的技術之一,各級政府均提供大量資金資助科研機構進行氫能研發;德國國家全資公司NOW公司全權負責該國的氫能燃料電池示范研究;日本則采取了全額投入經費的辦法,委托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全資公司VEDO公司負責管理日本氫能和燃料電池示范項目;歐盟成立了氫燃料和燃料電池技術高級研究小組;我國對于氫能在未來能源體系中將占有重要地位也已形成共識。

  然而,只有先在制備技術上取得突破,才能真正讓氫能造福社會。在目前已有的多種制氫方法中,通過光催化和光電催化,利用太陽能把水分解為燃料電池所必需的氫和氧再加以利用,這種太陽能制氫技術被稱為“人類最為理想的技術”,使氫能開發展現出極其廣闊的前景,因而它的關注度最高,研發也最為活躍。今天,大連化物所科研人員在太陽能制氫技術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站在了該領域的世界研究前沿,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點進展,都在使我們距離氫能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更近一步。

  太陽能制氫主要途徑

  氫能是一種高品位能源。太陽能可以通過分解水或其他途徑轉換成氫能,即太陽能制氫,其主要方法如下:

  ●太陽能電解水制氫 電解水制氫是目前應用較廣且比較成熟的方法,效率較高(75%~85%),但電耗大。用常規電來制氫,從能量利用看,得不償失。

  ●太陽能熱分解水制氫 將水或水蒸氣加熱到3000K以上,水中的氫和氧便能分解。這種方法制氫效率高,但需要高倍聚光器才能獲得如此高的溫度,一般不采用這種方法制氫。

  ●太陽能熱化學循環制氫 在水中加入一種或幾種中間物,然后加熱到較低溫度,經歷不同的反應階段,最終將水分解成氫和氧,而中間物可循環使用。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間物的還原,即使按99.9%~99.99%還原,也還要作0.1%~0.01%的補充,這將影響氫的價格,并造成環境污染。

  ●太陽能光化學分解水制氫 這一制氫過程與上述熱化學循環制氫有相似之處,需在水中添加某種光敏物質作催化劑,增加對陽光中長波光能的吸收,利用光化學反應制氫。日本研究人員曾設計了一套包括光化學、熱電反應的綜合制氫流程,每小時可產氫97升,效率達10%左右。

  ●太陽能光電化學電池分解水制氫 1972年,日本科研人員制造的太陽能光電化學電池在太陽光照射下,同時實現了分解水制氫、制氧和獲得電能。這一實驗結果被認為是太陽能技術上的一次突破,但其制氫效率很僅0.4%,只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光和近紫外光,且電極易受腐蝕,至今尚未達到實用要求。

  ●太陽光絡合催化分解水制氫 1972年以來,科學家發現三聯吡啶釕絡合物的激發態具有電子轉移能力,并從絡合催化電荷轉移反應,提出利用這一過程進行光解水制氫。這種絡合物是一種催化劑,它的作用是吸收光能、產生電荷分離、電荷轉移和集結,并通過一系列偶聯過程,最終使水分解為氫和氧。絡合催化分解水制氫尚不成熟,研究工作正在繼續進行。

  ●生物光合作用制氫 40多年前科研人員發現,綠藻在無氧條件下經太陽光照射可以放出氫氣;后來又發現許多藻類在無氧環境中都有光合放氫作用。由于對光合作用和藻類放氫機理了解還不夠,目前藻類放氫的效率很低,要實現工程化產氫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太陽能制氫 突破性進展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