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7日中英簽署200億美元液化天然氣(LNG)長期供應框架協議。這是繼中俄簽訂年供300萬噸LNG大單后,又一巨額能源進口協議也使得我國進口氣源進一步多元化。機構預計,隨著LNG進口量的持續增長,國內相關運輸、儲存設施的建設進度有望加快,設備制造商需求得以提升。
6月17日中英簽署200億美元液化天然氣(LNG)長期供應框架協議。這是繼中俄簽訂年供300萬噸LNG大單后,又一巨額能源進口協議也使得我國進口氣源進一步多元化。機構預計,隨著LNG進口量的持續增長,國內相關運輸、儲存設施的建設進度有望加快,設備制造商需求得以提升。另外,發改委公布的首批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示范項目中,也涵蓋了引入民資的LNG項目,這使得民企設備商有望獲得更多市場空間。
此次總理訪英期間,中海油與英國石油公司(BP)、殼牌在倫敦簽署液化天然氣(LNG)長期供應框架協議,年供應量150萬噸,這個數字約占2013年LNG進口總量的10%。累計金額達200億美元,約合每立方米0.45美元,稍高于中俄管道天然氣價格。
公開資料顯示,中海油在我國LNG進口中占比約72%,進口氣源的增加,有助于該公司加大LNG接收站等項目建設。截至2014年5月底,中海油已在廣東、福建、上海、浙江、珠海和天津建成投產6個LNG接收站,總接卸能力達2480萬噸/年。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海南、深圳、粵東等LNG接收站將于2015年底前相繼投產。
受環保壓力以及國內能源結構調整影響,近階段高層對于LNG鼓勵政策頻現,國內LNG發展有望駛入快車道。今年5月21日,發改委公布了首批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示范項目,其中LNG相關的接收站、調峰站等項目也涵蓋其中。2013年國產LNG平均出廠價格,相比較2012年高出近500元/噸,受高利潤的驅動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政策的影響,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民資參與其中。預計2014年將有多個國產LNG項目計劃投產,合計年產能約為200億方。
與其他清潔能源相比,LNG體積比同質量的天然氣小625倍,可用汽車、火車、輪船很方便地將LNG運到沒有天然氣的地方使用。另外,LNG完全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利于保護環境,減少城市污染。為治理大氣環境污染,國內氣化工程正在抓緊推進。應用LNG的公交車、重卡、船舶等行業,不僅可以獲得節能減排補貼,相比汽柴油,更節省成本空間。數據顯示,目前重卡LNG,相比柴油車,使用成本可降低20-30%。
總體來看,油氣領域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頭兵,社會資本的引入將推動LNG項目建設速度。從事儲氣裝備、運輸等配套企業,有望獲得更多市場訂單。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