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十二五”規劃的指導下,我國的軸承鑄造行業制定了行業發展的規劃,即以項目和出口同時拉動國內模具業發展的方針。我國軸承鑄造行業水平在軌道交通、醫療器械、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等各個領域發展的帶動下,明顯得到了提高。
在“十二五”規劃的指導下,我國的軸承鑄造行業制定了行業發展的規劃,即以項目和出口同時拉動國內模具業發展的方針。
我國軸承鑄造行業水平在軌道交通、醫療器械、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等各個領域發展的帶動下,明顯得到了提高。軸承鑄造行業在傳統市場穩步前進的同時,積極開拓新市場及邊緣市場。
根據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高鐵將迎來建設高峰,2011年全國鐵路計劃基建投資7000億元人民幣,為整個高鐵設備制造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到2020年我國高速鐵路里程將達1.8萬公里,為我國高鐵軸承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三年我國高鐵軸承市場將超過20億元。調查發現,作為高鐵基礎零配件的高速列車軸承領域,卻是瑞典SKF、德國FAG、日本NTN等國際巨頭在牢牢占據著中國的市場。
軸承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的關鍵零部件,目前轎車、高鐵、風電、精密機床主軸配套軸承等高端軸承一直是中國軸承行業的軟肋,長期依靠進口。由于我國軸承工業發展跟不上,強力拉動了軸承的進口。如在高速鐵路的大發展中,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動車組用軸承全部為進口,國內目前能滿足只是160公里左右的機車軸承。
盡管我國部分國內企業所制造的動車軸承時速可以達到200公里級別,然而相關采購部門依舊會采用進口部件,因此,我國高端軸承業前景堪憂。
標簽:高端軸承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