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除油器的使用:水量控制化學除油器是按用戶提供的每小時廢水處理量來設計制造的,按1000m3/h處理量為例,進水量需控制在每小時1000m3(含1000m3)以下,才能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超負荷運行,由于流速快,沉降速度慢,部分懸浮物將隨著清水帶出體外。
藥量控制:投加的藥劑分聚凝劑和助凝劑兩種,投加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處理效果,但也要根據廢水的濁度來控制,投加量有一定的幅度,鋼鐵冷卻水一般聚凝劑(聚合氯化鋁)投加量為10mg/L,助凝劑(聚丙烯酰胺)0.2~0.4mg/L。
混凝的基本原理:污水中含有顆粒微小的膠體物質,該物質表面水化和帶電使其具有穩定性,帶電膠體與其周圍的離子組成雙電層結構的膠團,在水中非常穩定難以與水分離,要使膠團脫隱與凝聚,必須降低電動電位差,并提供膠粒的碰撞動力,為此工程上采用投藥后快速攪拌,以保持較高的碰撞次數。混凝劑是聚凝劑和助凝劑混合使用的總稱,聚凝劑品種很多,有無機和有機、低分子和高分子之區別,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聚凝劑是聚合氯化鋁(PAC)。適應PH值5~9,使用堿化度B=40%~60%,比其它鋁鹽、鐵鹽低,對設備腐蝕性小。效率髙、用量小、絮體大而重、沉淀快,對處理后水的PH值和堿度下降小,受水溫影響小,適用各類水質、對髙濁度廢水比鋁鹽更為有效、使用方便。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