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根玻璃細管在待測水樣中折斷,幾分鐘后玻璃管出現顯色反應,然后將其插入一臺巴掌大小的儀器,再按下提示鍵,水中待測物濃度等數據便立刻在儀器屏幕上顯示出來……這是7月16日,河南省科學院白莉研究員向外界展示“多參數水質應急快速檢測技術及應用”技術成果的場景。通常來說,這樣的檢測結果,需要在實驗室用大型儀器花費好幾天時間才能獲得。
該項測試方法及技術近日已被環保部列為國家水質檢測標準,中國科學院汪爾康院士等專家鑒定該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產品已實現產業化,形成一整套57種指標品種檢測管的生產工藝,獲得了27項國家發明專利,可廣泛應用于救災搶險、野外作業、軍事演練等領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