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由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頒布的《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安全與衛生標準》正式實施。新國標的正式啟用,為我國二氧化氯產業鏈的規模化發展帶來了重大利好,同時也意味著更為嚴格的市場準入。
6月5日,在上海國際水展期間,中國二氧化氯學會、全國化工標準二氧化氯專委會等聯合舉辦了2013全國二氧化氯與水處理研討會。會上多位專家呼吁:必須抓緊清理目前過多的互相矛盾的標準與規范,吸取如“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那樣多頭標準、無所適從的教訓,推動行業的和諧、健康成長。
記者了解到,在國外,二氧化氯已應用于全方位的消毒領域。在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發成功二氧化氯制備技術以來,該產品正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水處理領域。至今國內擁有二氧化氯發生器生產企業100多家,年產值數億元。這一產業產值雖然不大,卻是一個直接關系到老百姓飲用水安全的重要行業。近幾年,行業出現的一哄而上、標準混亂、發生器質量低下等問題,引起了行業和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安全與衛生標準》應運而生。
中國二氧化氯學會專家黃志明教授認為,新標準中規定的“發生器二氧化氯純度須大于等于95%”已接近歐美標準,有利于應用水質量的提高;新標準提出的“混合發生器二氧化氯與氯氣的質量比值大于等于0.9”的指標是一個主要進步,使發生器生產企業有了統一標準。
二氧化氯發生器的安全應用成為業界的焦點。為檢測二氧化氯消毒的自來水中是否存有二氧化氯和亞氯酸鹽殘留量,該新標準提出用“五步碘量法”進行測定。哈爾濱工業大學胡名松教授在演講中講到,在實施該方法的同時,可借鑒國外標準與方法,采用麗絲胺綠/辣根過氧化酶光度法,來測定應用水中二氧化氯和亞氯酸鹽含量。
“該方法操作簡便,對氯化物無干擾,適用于水廠的水質分析。” 深圳歐泰華設備工程公司歐泰華總工程師包肖文提出,為做到飲用水的“絕對安全”,二氧化氯發生器生產企業必須安裝殘留物分離裝置,堅決不把氯酸根帶進水中;水廠也要將殘留物進行無害化處理,保護好生態環境。
會議代表一致認為,新標準的實施將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正能量。深圳歐泰華設備工程公司總經理崔永順表示:“從全球來看,二氧化氯發生器不僅用在生活飲用水領域,在醫療消毒、衛生防疫、工業污水處理、水果蔬菜保鮮等領域也大有可為,而這些領域在中國剛剛起步。我們公司將加大創新步伐,依據新標準的指標,開發應用于不同領域的發生器技術與解決方案。”
除了新版標準,目前我國涉及二氧化氯消毒器和飲用水領域的各種版本標準還有6個,正在上報的有《集中式供水單位二氧化氯消毒設施衛生規范》等3個文件。
南京理工大學賀啟環教授、中國二氧化氯學會黃志明教授提出,應從一盤棋大局出發,對過去出臺的其他多項標準與規范進行清理。“建議由衛生部、住建部、國家標準委,以及相關的行業協會、學會共同參與,組成涵蓋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標準修改工作平臺,對現有標準做全面的整合修訂或清理,由此避免各標準之間反復重疊和互不一致,甚至出現互相矛盾的混亂情況。”
面對二氧化氯產業廣闊的前景,崔永順還建議,在目前二氧化氯協會尚未成立之前,加強業內的橫向交流,加強行業規范與企業自律,不斷提高產品技術水平,避免低價、低品質的惡性競爭;同時開展互贏合作,共同拓展二氧化氯應用新領域,并以確保產品安全與環境保護為企業的社會責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