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工業閥門起步于20世紀五十年代,與發達國家的行業興起整整晚了一個多世紀。縱觀全行業,目前,雖然產品的品種較全,但其技術水平普遍較低,真正能夠生產符合油氣輸送管道閥門要求的為數還不多。從我國已建成的工業管道來看,關鍵閥種目前大部分仍然依靠進口,技術上完全受制于人。如何加快自主創新,開發核心技術,培育自主品牌,適應管道工業大發展的要求,這對整個閥門行業是一個全新的考驗和挑戰。
而我國對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氣等基礎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輸油閥門國產化對國家能源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輸油管道不僅是一條能源供給線,而且也是關乎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保障的生命線。閥門是管道工業的主要設備之一,它在管道輸送中起著安全和可靠運行的關鍵作用。隨著我國輸油、輸氣管道的提速發展,其需求量將有數十倍的增加。在這一需求迅猛增長的關鍵時刻,輸油閥門國產化,將共同開創管道工業建設和閥門行業發展雙贏的局面。
最近,中石化物裝部組織召開輸油管線關鍵閥門雙瓣止回閥技術交流會。會上,業主方先后介紹了該批閥門的技術參數和要求,中國閥協會員企業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紐威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慎江閥門有限公司和超達閥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介紹了本企業在該類產品方面的技術方案和取得的業績,提出了國產化方案,供業主和有關與會專家論證。
本次論證會是中石化推進輸油閥門國產化的步驟之一,主要針對儀征長嶺原油管道管線工程的儀征至九江段5座泵站所用的45臺雙瓣止回閥開展國產化論證工作。由于輸油管線安全系數要求高,事故風險較大,尤其高壓大口徑雙瓣止回閥國內企業沒有制造業績,對閥門安全可靠性缺乏實際制造和應用經驗,因此,與會人員非常認真慎重,聽取企業介紹之后,認為有必要與業績較多、基礎較好的閥門企業做進一步交流,原則上壓力不高的閥門全部力足國內采購,個別高壓大口徑閥門則采取積極穩妥方式,逐步實現國產化。
因此,推進輸油閥門國產化,必將為閥門行業帶來一次全新的技術革命,同時也可以促進全行業發展和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面對這一歷史機遇,作為閥門行業的企業,應該切實制定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的規劃和計劃,加大技術改造的投入力度,大膽地引進、吸收和消化國外閥門設計、制造和試驗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技術,盡快縮短與世界同行的距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