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富士康旗下的天津富納源創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清華大學團隊的產學研結合,成功實現了全球首個碳納米管觸控屏產業化,目前已生產碳納米管觸控屏700萬片,月產規模達到150萬片,成功地為華為、酷派、中興等手機配套。
據了解,這一技術成功實現產業化是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范守善領導的團隊與富士康集團長期合作的結果。目前他們生產的觸控屏幕尺寸從1.52英寸至10英寸均已實現量產,圍繞這一產品獲取授權專利107項。
據介紹,富納源創采用碳納米管導電膜生產觸控屏幕,與傳統氧化銦錫膜(ITO)比較,有四大優勢:一是原材料(行情 專區)是碳,不用稀有金屬銦,材料成本低;二是可撓曲、高抗彎折、耐敲擊與刮擦性;三是具導電異向性,可設計新原理觸控屏幕,避免其他廠商專利訴訟;四是生產工藝簡單、耗能低、污染低,滿足節能環保的要求。
上世紀90年代碳納米管的發現,讓世界掀起了一股碳納米管研究熱。由于技術和工藝的復雜性這一技術至今絕大部分還處于實驗室階段。進入2013年,全球加速挖掘碳納米管技術落地產業的途徑。半年不到,相關技術突破成果不斷,包括美國斯坦福研究團隊發現碳納米管將成為硅芯片的替代材料、中國浙江大學研究出世界最輕固體材料碳納米管纖維材料等。
清華大學團隊早在2001年就涉足相關領域。2001年4月,清華大學與南風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產學研中心,該中心設在化工系綠色反應工程與工藝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雙方合作成立了清華-南風納米粉體產業化工程中心,共同開發了15KG/每小時碳納米管批量生產技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納米管生產基地。未來如果碳納米管產業發展獲得突破,或對清華系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帶動作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