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將重點發展高性能膜材料專項工程,實現光學聚酯膜等自主化生產、提高自給率。到“十二五”計劃結束,也就是到2015年為止,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
中國將重點發展高性能膜材料專項工程,實現光學聚酯膜等自主化生產、提高自給率。到“十二五”計劃結束,也就是到2015年為止,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
光學膜是由的分層介質構成的,通過界面傳播光束的一類光學介質材料。隨著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的迅猛發展,在完善提升平板顯示產業鏈方面,LCD光學膜原材料越來越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重視。
中國塑料協會發布的《中國聚酯薄膜行業三年發展振興規劃》明確提出,將配套應用在液晶顯示器材行業的光學聚酯薄膜、太陽能領域的聚酯薄膜、電子材料用聚酯薄膜作為未來產業的發展重點。
由于核心技術、專利等因素,企業在發展光學膜方面困難重重。但由于光學膜在市場中需求量巨大,又被外企壟斷,為下游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成本負擔。光學膜進口替代空間較大,這也是國家政策支持光學膜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將重點發展高性能膜材料專項工程,實現光學聚酯膜等自主化生產、提高自給率。到“十二五”計劃結束,也就是到2015年為止,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
現時許多上游材料都只能從海外采購,最近幾年京東方、盛波光電、三利譜扥等本土企業一直在力推上游產業鏈國產化,在同等品質下,會優先使用本土生產的產品。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發展高性能膜材料更加扶持國內上游供應商。現時,光學膜市場的巨大前景,已經吸引了康得新、裕興股份和東材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進入。
在關稅方面,TCL董事長李東生建議,調整財關稅[2012]18號免稅材料清單,將偏光片免稅期限延長至2015年底;或將其納入ECFA免稅清單范疇;將OLED所需的柔性基板、發光添加劑、高純金屬鋁線、液態干燥劑、玻璃膠等核心材料納入膜晶顯免稅清單;將G8.5代線素玻璃基板列入免稅進口材料清單,或將關稅下調到2%。
將液晶面板稅目從目前的“光學儀器或設備”調至“液晶電視專用零件”,將目前的暫定稅率5%,調高到8%~10%;從李東生的稅改提案看,他只是從液晶面板廠商的角度來考慮,如果對上游材料和設備的免稅,本土上游廠商的壓力將肯定大增,對于本土光學膜廠商更是如此。所以國家在資金和稅收方面更應該綜合考慮,以促進本土光學膜產業的發展
而高性能膜材料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分支,受到相當的重視。為此,《規劃》提出:建立起具備一定自主創新能力、規模較大、產業配套齊全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突破一批國家建設急需、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材料和技術,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到2020年,主要產品能夠滿足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部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材料工業升級換代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實現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的戰略轉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