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國內合成橡膠領域空白的順式異戊橡膠和具有獨特橡-塑兩重性的反式異戊橡膠,都在青島研發成功,并且都已經進入到產業化階段
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王夢蛟團隊開發了一種輪胎表面新材料,應用此新材料的輪胎在燃油效率、濕滑路面抓地力兩方面達到了歐盟的B級標準。這是歐盟輪胎標簽法出臺后,中國第一條拿到雙B級的輪胎。目前這種輪胎已在青島的企業投入規模化生產
說起污染,你能想到什么?化工廠、鋼廠、化肥廠、造紙廠,好吧,這些都算。但你想到過輪胎嗎?
如今在全世界公路上飛馳的輪胎,對環境的危害并不比人們傳統印象中的污染大戶低。像家電有節能環保的等級一樣,歐盟2012年也推出了旨在促進輪胎綠色環保的標簽法,支持這一立法的數據表明:全球18%的二氧化碳排放與道路交通有關,24%的道路車輛二氧化碳排放與輪胎有關,同時汽車20%-30%燃油油耗與輪胎有關。
除了歐盟,韓國和日本也都有各自的輪胎標簽法。對于世界各國政府和輪胎生產商來說,給汽車配上更為環保的綠色輪胎已經成為一種必須。
為此,全世界的科研人員在不斷尋求新的配方、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藝。
'所有這一切的指向,都是為了減少輪胎的滾動阻力,同時增強它的耐磨性,這是讓輪胎更綠色的關鍵。'坐在臨時辦公室里,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材料研究院院長王夢蛟告訴記者。
窗外,是已經封頂的材料研究院大樓。未來,國內外的多個科研團隊有望入駐其中,在橡膠輪胎新材料這一領域,打造世界水準的創新高地。
小輪胎里的大環保
輪胎與環保,它們之間究竟有多大的關系,王夢蛟先講了一個故事。
'當年我在美國工作時,有人問我,全世界一年有800萬噸炭黑,它們最后都到哪里去了?'這些用于輪胎上的物質,一克就可以讓幾十平方米的房間全部變黑,但輪胎磨損后,人們卻看不見它。于是王夢蛟開始四處打聽,結果卻令人失望,業內雖然也有人想研究輪胎磨損后遺留下的物質,但沒有捕捉到。
偶然的情況下,王夢蛟得知有醫生在研究汽車與哮喘的聯系,他在搜索引擎上輸入'輪胎、哮喘'兩個關鍵詞,發現有多篇醫學論文探討這一問題。醫生們提出,輪胎使用過程中磨損下來的細小顆粒,與哮喘發病率增高有密切聯系。
'我有過一個計算,一輛普通轎車,如果一天跑68公里,它磨損下來的粉塵,可以讓一個3萬平方米建筑物內的PM2.5值達到50。'王夢蛟說,提高輪胎的耐磨性,減少其磨損,是改變這種狀況的關鍵。
此外,如何在保證耐磨性的同時,提升輪胎的滾動阻力,是綠色輪胎的另一個重要目標。
'減少滾動阻力意味著汽車跑同樣的距離,燃燒更少的油,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王夢蛟同樣用數字來說話:'滾動阻力每降低10%,一條輪胎每百公里可節省燃油0.16升,減排二氧化碳200-300克。2012年中國輪胎產量是4.83億條,
如果這些輪胎滾動阻力都降低10%,意味著每年減排二氧化碳接近2.5億噸。'
'配出'綠色新材料
制造更環保的輪胎,對橡膠輪胎新材料的研發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一領域,青島的研究不斷取得突破。填補國內合成橡膠領域空白的順式異戊橡膠,具有獨特橡-塑兩重性的反式異戊橡膠,都在青島研發成功。
2012年,王夢蛟團隊開發了一種輪胎表面新材料,在隨后送至歐盟的檢測中,應用了新材料的輪胎在燃油效率、濕滑路面抓地力兩方面達到了歐盟的B級標準。這是歐盟輪胎標簽法出臺后,中國第一條拿到雙B級的輪胎。
王夢蛟告訴記者,除了數量極少的概念胎,現在世界上還沒有拿到歐盟A級標準的輪胎,也就是說,這一款輪胎在這兩方面的性能已經達到世界頂尖水準。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新材料?王夢蛟告訴記者,'三個要素,白炭黑、硅烷偶聯劑、溶聚橡膠。'他表示,其實國際上綠色橡膠輪胎的基本材料構成相似,不同的是配方,也就是各種材料之間的配比關系。
'我就像一個中醫,根據藥理,就可以面對不同的病,將藥材搭配成不同的藥方。'針對橡膠輪胎新材料領域不同的分支和應用,王夢蛟也用不同的配方配出全新的材料。
'降低滾動阻力并不難,難在如何平衡提升輪胎的性能上。'王夢蛟說,低滾動阻力、高抗濕滑及高耐磨被稱為輪胎性能的'魔鬼三角',普遍的觀點是這三者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尤其是降低滾動阻力的同時,不可避免要犧牲耐磨性。而王夢蛟一直認為,真正綠色的輪胎不能忽略其耐磨性他帶領的團隊,也正致力于打破'魔鬼三角'。
材料突破帶來光明前景
橡膠輪胎新材料領域所孕育的突破,對于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基礎的青島橡膠工業來說,著實令人期待。
生產順式異戊橡膠的伊科斯公司,和生產反式異戊橡膠的第派公司,都已經進入到了產業化階段。前者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24億元人民幣,形成具有年產20萬噸合成橡膠生產能力,并使原料生產與之相配套。后者的萬噸生產裝置今年將投入使用,而公司在產品生產出來之前,已經與美國固特異公司簽訂了每個月150噸的供貨合同,固特異公司將把反式異戊橡膠用于其高性能輪胎的生產中。
取得歐盟雙B級認證的輪胎,也已在賽輪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生產。在全國近半的輪胎生產商受制于歐盟的輪胎標簽法的背景下,賽輪的產品有望奪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作為這一切新材料的源頭,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材料研究院也被列入今年我市重點建設的兩個公共科技平臺之一,市政府投入5000萬元為平臺購置實驗設備。
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綠色輪胎的研發與產業高地,將在青島崛起。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