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填補國內空白的高新專利“回收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技術”在上海誕生了。這套由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首創的低溫短流程聚酯成套技術與裝備,不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還獲得多項中國發明專利,申請了國際PCT組織專利保護。
聚酯(PET)是紡織工業、工程塑料工業最主要的原料,也是輕工、家電、汽車、土工建筑的重要材料之一。到2012年,世界聚酯產能達到7000萬噸以上,我國聚酯產能達到3800萬噸,產能已占世界總產能的近55%。然而,聚酯行業的污染排放備受關注。有資料表明,每生產1噸聚酯,僅酯化反應階段生成廢水就達0.187噸。而目前常用的幾種廢水處理方法,要么直接排放污染水體和大氣,要么經過焚燒、生化處理后,污染程度雖有降低,但有機物的高附加值白白被燒掉,燃燒還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面對如此規模的酯化廢水總量,開發一種連續化工藝流程以適應大規模、連續化回收最有價值的乙醛和乙二醇的技術,成為整個行業的迫切需求。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旗下的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開發出的“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將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嵌入整個生產流程中,大大降低了化學需氧量的排放,回收了寶貴的乙醛和乙二醇資源,避免了這些有機物對水體的污染,以及因燃燒有機物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而實現了“變廢為寶”、清潔生產目的。
成果已經顯現,以項目實施單位每年15萬噸的聚酯有機物回收技術裝置為例,裝置運行近一年,每噸廢水處理節約成本4元,每年可節約化學需氧量處理成本10.6萬元。同時,每年可回收乙醛300余噸、乙二醇80余噸以上,相當于增加收入200多萬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