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美國阿肯色州一條輸油管道發生了原油泄漏,給當地環境造成了一定污染。但此次并不算嚴重的漏油事故卻令KeystoneXL管道審批再次處于風口浪尖之上。
此次發生泄漏的管道屬于埃克森美孚公司。報道稱,漏油地點位于阿肯色州的五月花鎮(Mayflower)。發生漏油事故的管道名為飛馬(Pegasus),管道直徑約為20英寸(約合50厘米),每天可運載9.6萬桶原油。管道起點位于伊利諾伊州帕托卡,終點是德克薩斯州尼德蘭。
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NationalWildlifeFederation)高級顧問吉姆·墨菲表示:“毫無疑問,此次漏油事故再次暴露出管道運輸原油的風險。”石油行業組織則力挺KeystoneXL項目,稱管道是運輸原油及其他燃料最安全的方式,而且現有監管條例能夠保障管道運輸的安全。
由于跨越美加兩國,加上環保爭議較大,白宮對KeystoneXL項目審查仍在進行中。對于是否建議奧巴馬批準KeystoneXL管道項目,白宮尚未做出決定。白宮新聞發言人杰·卡爾尼2日稱,政府對管道系統的安全問題“十分重視”。卡爾尼表示,美國環保署(EPA)正在與阿肯色州當地官員及埃克森美孚就漏油事故展開聯合調查。
美國國會對是否通過KeystoneXL項目的審批也存在較大分歧。共和黨及部分民主黨議員極力主張通過,因為KeystoneXL項目將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并能夠提升美國能源安全系數。參議院在3月22日曾以62票贊成、37票反對批準了一項非約束性決議,鼓勵該項目的開發。如果建成,KeystoneXL管道每天將向美國運輸80多萬桶原油,這些原油將輸送到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各個煉油廠。
KeystoneXL項目自公布之初便處于輿論漩渦之中。雙方爭論的核心問題,便是來自油砂的原油是否比傳統的重質原油更具腐蝕性。管道安全顧問機構Accufacts主席理查德·庫普利維茨表示,來自油砂的原油如果在高溫或高壓環境下運輸,確實存在更大的風險性,但只要運營商使用現代安全技術處理好腐蝕性問題,經常清理管道及做好監控程序即可縮小風險。
“腐蝕性風險是無法避免的,但我們能確保管理好這種風險。”庫普利維茨說。
美國近年來漏油事故頻發,美國交通部下屬管道及危險材料安全署(Pipeline&HazardousMaterialsSafetyAdministration)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共發生364起輸油管道漏油事故,泄漏了大約5.4萬桶原油和煉油產品。根據規定,只要泄漏量達到5加侖以上,就將被視為一次漏油事故。
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合會3月要求政府為來自油砂的原油運輸設定更加嚴格的標準。該機構指出,來自于油砂的原油稠度較高,比一般的原油更重,因此清理工作通常很難進行,尤其是那些泄漏到水中的原油。原因是來自油砂的原油會沉入水底,而不是漂浮在水面上。
美國環保署3月責令加拿大公司Enbridge在密歇根州卡拉瑪祖河的漏油領域加大清理力度。該公司的一條輸油管道2010年7月份在該地發生原油泄漏事故,共有84.3萬加侖的原油泄漏。
華盛頓石油管線協會(AssociationofOilPipeLines)政府和公共關系負責人約翰·斯托迪表示,每年大約有119億桶原油、汽油及其他煉油產品通過管道網絡輸送。“雖然確實有管道漏油事故發生,但這些僅是個例,并不能說明管道石油運輸不安全。事實上,加拿大油砂的性質跟來自于加利福尼亞州、委內瑞拉及其他地方的原油相似,這些原油在美國已經安全地運輸了幾十年。”
會議通知:近幾年,隨著國內成品油供應“第三支力量”的地方煉油企業產能不斷擴大,其對原料、資金和市場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引入新的投資,建立新的合作模式,如何獲得低價的資源,開辟更多的客戶群體成為許多地煉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基于此,生意社在舟山市人民政府特別指導下,特攜手世界精煉協會及舟山大宗舉辦第六屆山東地煉市場與發展峰會暨第五屆中外油商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石油巨頭、石油進口商、石油批發、貿易、倉儲物流企業、投融資機構等齊聚一堂,共商合作發展大計。詳情聯系:0531-62311808 高女士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