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光伏的大規模應用是解決國家能源安全、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破解環境問題的良方。”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家應繼續在政策上加大對薄膜光伏電池發展的支持力度。
對于薄膜光伏產業的發展,李河君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國家有關部門,特別是金融主管部門應對薄膜光伏電池給予支持。未來的光伏產業發展方向是柔性化、薄膜化,產品可以大量應用于BIPV以及家庭使用,可以做成窗簾、帳篷等,同時可以發電。
二是國家從技術層面對薄膜產業提供支持。在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薄膜光伏占四個,即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業和節能環保。漢能去年完成了兩起國外先進技術的并購,而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對于公司繼續在薄膜光伏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非常重要。
“漢能去年成功把歐洲和美國最核心的技術納入囊中。我們有一個基本評估,這兩項技術收購完成后,我國薄膜太陽能行業技術將領先歐美國家5年到10年,這對國家的戰略發展意義非常大。”李河君稱,這兩項收購的完成讓漢能擁有了兩項世界第一,一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薄膜太陽能企業,一個是擁有世界一流技術的企業。
李河君介紹,“技術并購是漢能的既定策略。一個企業要發展,技術非常重要,不能光靠自己研發,還要跟國外的技術整合。所以,漢能技術并購永遠不會停步”。
“雖然我們是一家國際化企業,國際市場很大,但最終我們會以國內市場為主,把中國薄膜太陽能做起來。另外,目前國內光伏發電量僅占總發電量的0.1%,市場空間非常大。去年漢能并購的兩項技術國產化非常快,而且成本下降超過了一半。”李河君稱,薄膜成本低,仍有降低的空間,是光伏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在他看來,光伏產業的春天到了,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已經打開。“以前中國是世界光伏制造大國,現在,在應用方面也成為全球第二。通過大規模的結構調整,把新的更好的包括薄膜、轉化率高的晶硅產品進行大量應用,整個市場成本大幅下降,老百姓就能買到便宜的太陽能電力,最終光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去年下半年,意大利已經實現平價上網,中國近三年內應該能實現這一目標。”他解釋道。
“北京正在建設薄膜光伏示范工程,建成后,相信霧霾天氣會少很多。”李河君透露,北京在這方面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北京有資金和政治優勢,一旦實行了,就可以有跨越式的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