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發展趨勢 緩解技術饑渴
2013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規劃實施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行業科技創新發展方向的引領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今年科技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什么?重點關注哪些關鍵技術?將采取何種措施來提升行業創新能力?上周,記者就此采訪了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科技部主任胡遷林。
記者:2013年承載著很多特殊的意義,那么,行業科技創新工作跟往年相比是否也有所不同?石化聯合會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胡遷林:創新包括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3個方面,其中又以科技創新最為重要。對于石化行業來說,科技工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目前,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創新人才缺乏,科研成果工業化、產業化程度較低,特別是技術集成和工程轉化能力較弱,先導性高技術領域科技力量薄弱,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較慢等,已成為全行業加快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制約,大多數行業都處于技術饑渴狀態。在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如何更加充分的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顯得尤為迫切。
基于產業發展現狀和科技發展趨勢,今年聯合會的科技工作將圍繞“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這一主線展開,力爭通過科技創新促進行業發展方式轉變,即依靠科技進步改變外延式、粗放式、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長模式,促進行業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和以提高質量和高效益為中心的發展之路。
今年行業科技工作突出兩個重點:用高新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由于傳統產業在石化行業中所占比重很大,傳統產業升級是石化行業轉型升級最突出的矛盾和任務。區別于往年,今年將特別把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作為重中之重。
記者:請您進一步談一下加強攻關和推廣的重點技術有哪些?選擇根據是什么?
胡遷林:科技攻關主要是圍繞搶占科技制高點,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和裝備,促進行業轉型升級3個目標。所選技術大都已經有了很好的研究基礎,有望在一兩年內獲得突破。攻關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復雜地質油氣資源、煤層氣資源綜合勘探技術,提高低品位油氣資源高效開發技術,開發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及配套裝備,提高能源資源保障能力;二是積極開發反式異戊橡膠、新型芳綸纖維等化工新材料的制備、應用及產業化技術;三是積極開發生物化工及高端精細化學品制備及產業化技術;四是加快研發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烴技術、流化床甲醇制丙烯技術,大型航天粉煤加壓氣化技術等現代煤化工新技術,提高煤化工項目的經濟性和環保水平;五是積極推進大型石油和化工成套裝置、合成氨和尿素裝置等重大關鍵設備國產化,不斷提升大型高端裝備研制能力。
在技術推廣方面,將在認真梳理《產業振興支撐技術指導意見》中技術推廣類項目和聯合會科技成果庫清單的基礎上,篩選、整理出一批先進、成熟的技術成果,加大推廣力度。其中,為加大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力度,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將推廣應用自動化、數字化等先進生產系統及大型成套技術裝備,加快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加快推廣先進能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廢物綜合利用技術等,實施提升行業能效等技術改造;推廣過程強化技術和新工藝技術,改進工藝流程,加強過程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和水平。
記者:在創新體系建設方面,石化聯合有怎樣的考慮?會采取哪些具體推動措施?
胡遷林:目前,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甚至包括一些中介服務機構,都在圍繞科技開發做工作,但并沒有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尚未真正建立。
而所謂的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是指企業不但要成為創新投入的主體,還應是創新決策的主體,要主導企業乃至行業的創新方向。此外,企業還應該成為成果轉化、技術集成和產業化的主體。顯然,我們的企業在這些方面都沒有做到位。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了《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明確了進一步完善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機制等12項重點任務。
根據《意見》要求和行業發展實際,在創新體系建設方面,石化聯合會2013年將繼續開展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以及行業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的認定工作;跟蹤和協調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的立項和協調工作;加強企業牽頭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組建和運行。
記者:在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方面,石化聯合會還將采取哪些舉措?
胡遷林:石化聯合會還將以研究提出產業目標明確的重大關鍵技術為切入點,編制2013年行業科技引導計劃,做好2013年國家“863”、科技支撐計劃等重大項目的組織申報工作,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做好重大科技專項的組織實施工作,進一步完善科技獎勵機制,建設好行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