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上周在廣東省云浮市聯合舉行授牌儀式,向廣東翔俊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廣東惠云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鎮光頒發了硫酸法鈦白粉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產業鏈示范工程證書及牌匾。鈦白粉行業首個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產業鏈示范工程就此誕生。
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上周在廣東省云浮市聯合舉行授牌儀式,向廣東翔俊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廣東惠云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鎮光頒發了硫酸法鈦白粉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產業鏈示范工程證書及牌匾。鈦白粉行業首個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產業鏈示范工程就此誕生。
目前,惠云鈦業的整條產業鏈已形成6.5萬噸/年鈦白、45萬噸/年硫酸、22萬噸/年硫酸鈣、12萬噸/年聚合硫酸鐵的生產能力,既提升了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還實現了資源、能源的循環綜合利用。今年2月28日-3月2日,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處組織全國鈦白行業專家組/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部分成員,組成專家組,赴惠云鈦業現場考察了硫酸法鈦白粉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產業鏈。
據鐘鎮光介紹,惠云鈦業依托當地豐富的硫鐵礦資源,采用鈦產業發展為主、上下游產品項目共同發展的模式,向上發展硫酸,向下發展硫酸鈣、聚合硫酸鐵、無水硫酸亞鐵等項目。用硫鐵礦和鈦白副產品硫酸亞鐵作為硫酸生產原材料加工硫酸,供鈦白生產使用;部分硫酸通過深加工成為高純度、高附加值的化學試劑級硫酸和蓄電池級硫酸;45萬噸/年硫酸裝置副產的50多萬噸/年蒸汽在發電后再用于鈦白粉項目,可降低鈦白生產煤耗5萬噸/年,實現資源、能源循環綜合利用;硫酸鈣、聚合硫酸鐵、無水硫酸亞鐵作為鈦白粉生產下游配套產業鏈項目,利用鈦白、硫酸廢副產物酸性廢水,與石粉、電石渣中和生產工業石膏,用作當地水泥廠的添加劑;鈦白生產過程產生的廢酸、硫酸亞鐵則用于聚合硫酸鐵生產。
依托該產業鏈,通過自身的科技進步和引進先進的技術及設備,惠云鈦業在已建成的鈦白生白粉項目,可降低鈦白生產煤耗5萬噸/年,實現資源、能源循環綜合利用;硫酸鈣、聚合硫酸鐵、無水硫酸亞鐵作為鈦白粉生產下游配套產業鏈項目,利用鈦白、硫酸廢副產物酸性廢水,與石粉、電石渣中和生產工業石膏,用作當地水泥廠的添加劑;鈦白生產過程產生的廢酸、硫酸亞鐵則用于聚合硫酸鐵生產。依托該產業鏈,通過自身的科技進步和引進先進的技術及設備,惠云鈦業在已建成的鈦白生產線中實現了88%的高收率。通過引進連續酸解技術,金紅石型生產線上的礦石反應率達到98%以上;通過調整酸解過程,使酸礦比例調整到了1.40∶1-1.42∶1,節約了98%的酸耗;通過采用廢酸代替水引發反應,以及使用廢酸調節鈦液質量指標等舉措,使20%左右的廢酸得到回用;將處理后的廢水部分回用,使噸鈦白新水消耗穩定控制在50-55噸。
此外,惠云鈦業還與東北大學合作建設了硫酸亞鐵烘干系統,將七水硫酸亞鐵用于硫酸生產。再將剩余的七水硫酸亞鐵變成無水亞鐵,用于生產飼料級和硫酸,不僅回收了硫,還提高了燒渣中鐵的品位,獲得的經濟效益比直接銷售硫酸亞鐵有了顯著提高。
鐘鎮光表示,在積極構建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同時,他們還與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合作,開發了催化納米鈦白、食品級鈦白、電子級鈦白等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產品,為未來發展進一步奠定了技術基礎。使公司在當前行業普遍不景氣,多數企業虧損的情況下,仍然實現產銷平衡,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