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潘口區歐綠保公司垃圾處理廠技術經理布呂歇爾先生介紹新一代生活垃圾處理的控制流程。本報記者 李山攝
【摘要】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如何處理已成為中國城市發展中的一個棘手問題。然而在德國,垃圾處理的封閉式生態系統已基本進入了良性循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科技日報記者沿著德國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流程,分別采訪了德國的民眾、物業管理人員、垃圾處理廠的技術專家,并參觀了位于柏林市內的一家垃圾處理廠。德國人人參與垃圾分類、高度重視科技應用以及不惜血本的環保投入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如何處理已成為中國城市發展中的一個棘手問題。然而在德國,垃圾處理的封閉式生態系統已基本進入了良性循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科技日報記者沿著德國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流程,分別采訪了德國的民眾、物業管理人員、垃圾處理廠的技術專家,并參觀了位于柏林市內的一家垃圾處理廠。德國人人參與垃圾分類、高度重視科技應用以及不惜血本的環保投入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社區公共垃圾桶少
人類生活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垃圾的產生,在考慮如何處理垃圾的過程中,德國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更少的制造垃圾,從源頭上抑制垃圾的產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方面不僅僅企業在產品的設計之初就需要充分考慮,國家也在不斷出臺相關政策。例如,強制企業自己回收電子垃圾;提高一次性電池、塑料購物袋等的價格以減少它們的使用量;收取塑料瓶和易拉罐押金來確保有效回收等等。
其次是嚴格的垃圾管理。在德國垃圾不能亂扔,否則有可能被罰款。事實上,德國的社區也很少有可以隨便扔垃圾的公共垃圾桶。一般來說,每一棟公寓樓都設有專門的垃圾房,僅供住戶使用,而獨棟的住戶則自己購置自家的垃圾桶。因此,在被記者問到為什么社區里的垃圾桶或垃圾房要上鎖時,德國民眾坦然道,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扔垃圾不是免費的。人們必須,但是也只愿意為自己制造的垃圾來支付處理費用。
再次,扔垃圾之前必須先分類。德國的垃圾分類很詳細,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大致可以分為六類:有機垃圾、輕型包裝、紙類、有毒廢物、廢舊玻璃和其他垃圾。有的類別還可以細分,比如玻璃可分為白色、綠色和棕色玻璃三種。電池、大體積物品等則需要扔在指定的位置。德國的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就進行垃圾分類的教育,隨手給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是從小逐步培養的。
每家年支付垃圾費一百多歐元
“制造垃圾的人自己必須負責對垃圾進行初始分類。”這是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在柏林米特區工作的房管彼德·曼恩先生特別強調的。他以自己負責的一棟普通住宅樓為例做了介紹。50戶人家共用一個位于地下室的垃圾房,4個容量為1200升的大垃圾桶,其中2個放其他類的綜合垃圾(廚余垃圾等),另外2個分別放紙和輕型包裝(塑料等)。此外還有2個回收玻璃的小垃圾桶,一個放白色玻璃,另一個放有色玻璃。
曼恩先生說:“每個人都花一點時間,垃圾就能實現最重要的分類放置。”人人參與垃圾分類能夠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它不僅降低了垃圾處理的總量和成本,也減輕了垃圾處理的難度。經過住戶初始分類的廢紙、塑料和玻璃類的垃圾,會被相應的回收企業免費運走,進行專業的回收再利用。住戶只需要為剩余的混合垃圾處理支付費用,簡單地估算一個家庭一年可能需要為此支付一百多歐元。
利用科技變廢為寶
為了探究這些被運往垃圾處理廠的混合垃圾會被如何處理,科技日報記者來到了位于柏林潘口區的歐綠保公司(ALBA)的垃圾處理廠。該廠的技術經理布呂歇爾先生給記者介紹了他們目前采用的新一代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即所謂的“機械物理穩定化垃圾處理技術”。自2005年起柏林近一半的生活垃圾是通過這種技術進行處理的。
布呂歇爾介紹說,最古老的垃圾處理技術是填埋。但不管是簡易填埋還是衛生填埋,垃圾堆積產生的滲濾液與所含重金屬對地下水和土壤都有長期潛在的污染威脅。因此,德國從2005年6月開始全面禁止垃圾直接填埋。目前世界上廣泛采用的是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燃燒垃圾進行發電對垃圾中所含有的熱值進行了充分的利用,是垃圾熱利用的有效方式。但是原生垃圾含水率高,成分復雜,直接焚燒需要特別謹慎地對排放煙氣和微顆粒物進行處理,以避免產生二噁英等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現在他們應用的新一代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已不再直接焚燒垃圾,而是通過各種機械、物理和生物化的處理手段來對垃圾進行精細地分揀和再利用。簡單地說,就是先把生活垃圾粉碎,通過機械化的流水線,經過磁選、光選、風選等過程,一方面分選出有價值的資源物質(如鋼鐵和有色金屬等)再生利用,另一方面將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提前分離出來,如含有氯元素的聚氯乙烯塑料(PVC塑料)、電池和重金屬等。然后再分選出沙石玻璃等惰性不可燃物做成建筑材料。最后將剩余的塑料、橡膠、紙、木、紡織物以及有機生物質等高熱值組分烘干脫水,制作成性能穩定的“垃圾衍生燃料”。
布呂歇爾說,這種燃料擁有的高熱值與褐煤相近,且具有環保特性,被人們稱為“綠色煤炭”,可供電廠或水泥廠等燃煤發電設施與煤炭一起燃燒利用。顧客如果使用這種燃料還可以在碳交易中獲得相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額度。由于已經直接從源頭上遏制了二噁英的生成,所以不需再采用其他傳統控制方式,降低了煙氣后處理成本。而整個垃圾處理過程幾乎能夠把普通生活垃圾中90%以上有價值的物質再回收,也實現了垃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環保投入贏民眾支持
從科技日報記者現場參觀的情況來看,該垃圾處理廠周圍的確沒有多少異味,廠房內部也沒有特別刺鼻的臭味。這一方面得益于垃圾隨到隨處理的快速處理原則,盡可能減少了垃圾堆放產生的異味。另一方面也要歸功于必要的環保投入,尤其是整個廠區的空氣循環設計和尾氣處理過程。
布呂歇爾介紹說,通過抽壓空氣,整個封閉式結構的廠房內部處于負壓狀態,使得垃圾廠內部的異味不會向外擴散。而在處理過程中也不需要焚燒垃圾,僅有一個大約370攝氏度的高溫烘干過程,所產生的氣體,還要經過燃燒和多道流程的尾氣處理,直到無味無害,滿足嚴格的環保標準后才能排入大氣。正因為不影響周邊居住環境,不排放任何未經處理的有害廢氣,這個垃圾處理廠才被允許建在市區。即便如此,為了打消民眾的疑慮,公司還多次邀請附近居民來垃圾處理廠參觀和交流,排放數據也通過第三方來測量并在網上公開。
或許是出于商業上的考慮,布呂歇爾沒有正面回答有關應用該技術進行垃圾處理的成本問題。近年來,發達國家日益看好中國巨大的環保市場,這其中也包括垃圾處理。只不過,對于垃圾處理這一系統工程來說,我們缺少的似乎不僅是成套的垃圾處理技術,更重要的或許是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和行動,整個國家垃圾處理生態系統的建設,以及實實在在的依托自己科技創新的環保投入。(科技日報柏林5月20日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