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3D打印產業孵化器
渭南3D打印培育基地
渭南高新創業大廈
在建的渭南萬達廣場
崇業路一角
渭化集團風貌一角
幸福城全景
【摘要】渭南高新區居于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國家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經濟區域軸心城市要沖,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大(同)至西(安)高鐵、鄭(州)西(安)高鐵與連(云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轄區面積49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31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辦事處,區內總人口約10萬人。
渭南高新區居于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國家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經濟區域軸心城市要沖,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大(同)至西(安)高鐵、鄭(州)西(安)高鐵與連(云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轄區面積49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31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辦事處,區內總人口約10萬人。
渭南高新區按照 “五位一體”戰略定位,堅定“環境立區、產業強區、創新活區、和諧興區”四大主題,堅持“開放、誠信、創新、高效”發展理念,積極實施“四個三工程”,圍繞三個提升(產業發展提升、創新能力提升、城市品位提升),打造三個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人才發展培育基地、生態環境友好基地),實現三個突破(發展空間突破、信息化建設突破、收入分配制度突破),強化三個保障(工作效能保障、發展資金保障、黨建支撐保障),傾力打造國內一流創新型特色產業園區和3D打印(增材制造)產業培育基地。
特色產業 集群發展
渭南高新區堅持“特色、集群”的產業發展思路,通過規劃引領、產業帶動、科技支撐、創新驅動等舉措,形成了以精細化工、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為主導的三大優勢產業。精心構筑起新型煤化工業園、鉬化學品工業園、工程機械工業園、印刷機械工業園、紡織機械工業園、LED綠色照明工業園和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七大工業園區。
精細化工領域以現代煤化工和新一代煤氣化應用的先行者——渭化集團、亞洲最大的鉬化學產品加工出口基地——金堆城渭南工業園為龍頭,重點建設新型煤化、鉬化工生產研發基地,形成了關天經濟區最大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
裝備制造領域以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50強、中國工程機械裝備制造領軍企業——中聯重科,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包裝印刷設備龍頭企業、中國機械工業500強——陜西北人印機,西部最大紡織設備制造商——青峰科技,大中型凹印機自動套色及印刷圖像監測系統研發生產企業——科賽機電為龍頭,重點建設土方工程機械、印刷機械、紡織機械產業基地,形成了陜西最大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新能源新材料領域以高效LED光源及燈具生產基地——西安重裝渭南光電LED工業園、中國液晶平板顯示材料研發生產龍頭企業——陜西瑞聯(渭南海泰)為代表,著力打造渭南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形成了陜西東部最大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
科技創新 轉型發展
渭南高新區圍繞“創建國內一流創新型特色產業園區”的目標要求,堅持把創新驅動擺在核心位置,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區域核心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
實施科技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強化政府引導、校企互動交流,搭建科技和產業發展平臺,建立以高校為技術引領,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投資23.16億元,建設西安交大渭南科技園;與西安交大、理工大學等省內12所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共建高新區;與國內眾多大院大所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建設研發基地、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開展聯合攻關、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和引進。引導區內企業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術攻關,解決企業發展創新技術瓶頸,使高校院所與區內企業需求實現了有效結合。建設了鉬化工、煤化工、土方機械、印刷機械等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基地;創立了國家鉬產品檢驗中心、國家煤質分析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創業服務中心;創建了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4家、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點實驗室6個,企業技術中心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搭建了精細化、裝備制造、中小科技企業等諸多專業公共服務平臺。
實施人才特區建設。圍繞產業需求和發展目標,渭南高新區高起點編制《人才特區建設規劃》,以特殊政策、特殊機制,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以三項制度、四大平臺、五大重點人才工程、八項具體措施,全面推進人才特區建設,全力打造省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推動科技和人才全面發展。設立每年2000萬元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設立10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人才引進、培養,支持人才創新和人才載體建設。
渭南高新區以人才結構調整引領產業結構調整,以人才集聚引領高新技術產業集聚,以高層次人才引領區域創新發展,以全面推進人才特區建設,推動高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渭南市搶抓科技前沿,以渭南高新區不載體,親力打造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推進園區科技創新,轉型發展。在科技部、工信部、陜西省和渭南市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產業背景、科研支撐、環境因素、資源稟賦、承載能力五大區域優勢,強力打造研發應用、孵化創業、投資融資三大支撐平臺,努力構建“6+1”全方位發展模式(一流的協同創新體系、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滿足各業態發展的空間承載體系、具有吸引力的政策體系、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體系、多層次全方位協作共建體系)。以創建國家級3D打印數字智造產業培育示范基地和渭南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為目標,成功舉辦全國“3D打印(增材制造)產業化推進會”,規劃建設3D打印產業起步區460畝,成長區1000畝,建成渭南高新區3D打印產業孵化器;通過與基金公司合作,爭取中省支持,設立了2.5億元3D打印創投基金,支持3D打印領域高層次人才創業、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3D打印經營企業。依托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3D打印領軍人才及技術團隊,組建了陜西增材制造(3D打印)協同創新研究院、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渭南分中心,正在引進一批3D打印和新材料項目,高效促進3D打印產業快速形成。
配套完善 服務健全
渭南高新區作為渭南現代化城市西區,毗鄰西部最大的鐵路樞紐和貨物集散中心,隴海鐵路、西潼高速公路、310、108國道、101省道穿境而過,具有成熟的高鐵與航空樞紐,強大的配套及物流網絡。自晉級為國家級高新區以來,渭南高新區多渠道籌資20億元,加快完善城市全方位功能配套,努力建設宜業宜居新城區。區內“四縱五橫一環”的城市路網四通八達,水、電、氣、熱、網絡等基本實現“六通一平”, 金融、保險、勞務、信息等中介服務機構健全,渭南萬達廣場、渭南國際會議中心、渭南貿易廣場、渭河花園酒店、華都酒店、綠景園、幸福城高尚住宅、標準化示范高中渭南高級中學等住宿、購物、餐飲、娛樂、教育設施齊全,商務、生活保障一應俱全。
渭南高新區努力建設生態環境友好基地。園區實行“開放式運作、封閉式管理”, 嚴格落實項目入區“一門受理、全程代辦、限時送達”服務承諾,開通了“企業110”服務熱線,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個性化、貼心式服務,傾力打造“企業遇到困難,政府無處不在;企業合法經營,政府處處不在”的誠信環境,以“小機構、多功能、大服務”的運行機制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經過二十多年艱苦創業,渭南高新區已經發展成為一座魅力彰顯的現代化產業新城。以晉升為國家級高新區為契機,渭南高新區在蝶變中實現了華麗轉身,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渭南高新區正在全力打造中國一流的創新型的特色產業園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