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十條措施。從新的“國十條”舉措看,重點領域是工業,包括火電、鋼鐵、水泥、石油、化工等行業。要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新增量,化工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是必由之路。
“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不是美麗中國。防治大氣污染是民生問題,民生的事無小事。如何防治空氣污染?如何走出這令人窒息的污染圍城?人們在對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政策保持了較高預期的同時,同樣對石油和化工行業寄予了厚望。《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指出,目前,石化產業的廢水、廢氣、固廢等污染物排放,在全國工業領域分別居第一、第四和第五位,化學需氧量(COD)、氨氮化合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也居前列。
因此,在未來的歲月里,石油和化工行業必須通過合理調控產業結構,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進行節能減排,并減少推進重污染、重排污企業的立項和審批工作,倒逼產業結構的升級和企業的技術進步,從而推動大氣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編制的《重點化工行業節能減排規劃研究》也提出,在2012~2015年,合成氨、甲醇、純堿、電石、燒堿聚氯乙烯五大重點化工領域要減排二氧化碳約3481萬噸。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