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從吉林大學獲悉,由國家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資助,吉林大學和四川宏華集團共同研制的“地殼一號”萬米鉆機,近日在黑龍江省大慶市安達松科2井井場正式開鉆。截至目前,鉆機鉆進深度已經達到570米。
記者從吉林大學獲悉,由國家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資助,吉林大學和四川宏華集團共同研制的“地殼一號”萬米鉆機,近日在黑龍江省大慶市安達松科2井井場正式開鉆。截至目前,鉆機鉆進深度已經達到570米。
“地殼一號”于2013年10月20日從四川省廣漢市經過長途運輸抵達安達井場,同年11月17日完成了鉆機的現場安裝。經過越冬休眠,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吉林大學相關科研人員和四川宏華鉆井隊共同細致周密的準備下,于2014年4月10日完成鉆機現場調試工作,并于近日正式開鉆。
據介紹,松科2井科學鉆探工程的地學科學目標是,基于我國發育大型陸相含油氣盆地的地域優勢,瞄準溫室氣候的陸地響應、變化和深化陸相生油理論等國際前沿領域,通過在松遼盆地開展大陸科學鉆探工程,獲取松遼盆地白堊系地層的完整巖芯,獲得白堊紀時期亞洲東部高分辨率氣候環境變化記錄,為研究距今6500萬年至1.4億年間地球溫室氣候和環境變化奠定堅實研究基礎。
同時,致力于闡明大慶油田形成的原因、過程和結果,建立支撐大慶油田未來50年發展的“金柱子”。最終達到緩解中國中長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資源和環境壓力,為預測未來環境—氣候變化,進一步拓展陸相油氣勘探領域和資源量,提供重要保證。同時,全面提升中國深部科學鉆探技術的水平。
井場科研人員表示,“地殼一號”開鉆以后,鉆機平臺將陸續跟進完成測井、下套管、固井、安裝防噴裝置等工作,24小時不停機鉆進。按照計劃,在地下2865米之內不取芯,因為此深度巖芯已由此前松科1井項目完成取樣。經過休整調試后,繼續鉆探,2865米以下至6400米設計深度將進行全部連續取芯鉆進,計劃在4年內完成。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