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從天津大學了解到:天津大學與國內最大的黃磷生產企業——貴州鑫晨煤化工集團公司合作在貴州建成了千噸級黃磷尾氣制乙二醇/乙醇中試裝置,在此基礎上建設的黃磷尾氣綜合利用年產3萬噸乙二醇項目也已開工,將于明年正式投用。目前這一技術已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專家組現場考核驗收。
記者從天津大學了解到:天津大學與國內最大的黃磷生產企業——貴州鑫晨煤化工集團公司合作在貴州建成了千噸級黃磷尾氣制乙二醇/乙醇中試裝置,在此基礎上建設的黃磷尾氣綜合利用年產3萬噸乙二醇項目也已開工,將于明年正式投用。目前這一技術已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專家組現場考核驗收。
據介紹,天大自1987年就開始這一領域成套技術的研發工作,并先后得到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計劃、“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和“十二五”863計劃項目的支持。在天大科研團隊的努力下,該技術走過了從實驗室小試到噸級模試,再到百噸、千噸級中試的逐級工程放大過程,在催化劑的基礎研發及工程放大、反應機理研究、物性數據庫的建立、工藝集成優化等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次在貴州成功建成千噸級企業裝置,是該技術產業化應用的重要突破。除黃磷尾氣外,國內規模巨大的焦化、氯堿等產業的工業尾氣也可以運用該技術進行回收利用,為此該技術將有力推動國內工業尾氣的綜合利用,改善環境與空氣質量。
專家告訴記者,同一套裝置生產出兩種不同的化工產品,主要是通過調節溫度來實現。其可分別在加氫溫度200℃、270℃進行切換,生產出乙二醇和乙醇兩種不同的重要化工產品。由于這套裝置生產兩種不同的化工產品可靈活切換,更便于企業根據市場行情調整產品結構,降低市場風險。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