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鄂爾多斯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經濟轉型代表,其一舉一動已成為全國焦點。從深層次看,究竟什么原因在左右它的起伏?
鄂爾多斯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經濟轉型代表,其一舉一動已成為全國焦點。從深層次看,究竟什么原因在左右它的起伏?
鄂爾多斯東勝區委外宣辦副主任郭小軍指出,快速擁有財富后的鄂爾多斯人還沒有掌握駕馭財富的方法,即鄂爾多斯人還沒學會理財。
“2000年以后, 伴隨著能源產業的發展、煤炭價格上漲使得東勝區居民很快富裕了起來。”郭小軍介紹,“所以大量資金迅速流向了來錢快的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的資金又大部分流向了房地產,2009年鄂爾多斯房地產走向火爆到2012年盛極而衰,當房地產市場顯露崩盤跡象的時候,鄂爾多斯民間借貸鏈條迅速瓦解,從而進一步加劇了房地產市場的波動。”郭小軍描述的情形也是當前許多城市正可能發生的情況。
客觀而言,富裕的鄂爾多斯人由于缺乏多種投資渠道,也沒有理性管理財富的經驗,他們只是將手中的現金一股腦兒投入房地產、投入高利貸,一定程度上,某些投資可以說是非理性的。有相當多的普通居民甚至不知道他們辛苦積攢下的錢怎么就突然蒸發了,更將“金融危機”來了比喻成如豺狼虎豹般的攻擊。
眼下,煤炭資源價格大幅下跌,房地產價格局部松動,高利貸資金斷鏈,鄂爾多斯資源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也出現了很多問題,而當地人因為手頭上的錢都壓到了房地產里,放貸給出去的錢也要不回來,有的只是各種抵押的房產、商鋪、汽車等資產,因此,鄂爾多斯人都想如何能盡快從困境中走出。
郭小軍認為,東勝區產業結構正在調整,想改變一直以煤炭業為主的狀態,又趕上了國家的系列經濟調整,舊的產業鏈在升級、新的產業未成規模,直接導致難以吸引外來人口過來就業,外來人口不多,本地經濟復蘇的速度減慢,也導致房地產去庫存難上加難。
窮極則思變,鄂爾多斯亦在謀變。當地在努力打造新業態,近年鄂爾多斯在打造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推動轉型。此外,鄂爾多斯集團現代羊絨工業園區、酒業加工區、食品加工園區等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也在發展中。
同時,當地政府正在推進“十萬大學生鄂爾多斯創業圓夢行動計劃”的實施和科技教育創業園“智慧谷項目”的建設,鼓勵企業轉型,利用閑置的住宅、寫字樓、廠房、商鋪,重點引進科技孵化、文化創意、動漫創作等創業項目,一方面盤活存量地產,另一方面通過優惠提供場地和稅收方面的支持,吸引外地人來鄂爾多斯創業。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才有的創業氛圍,在這里也呈現出當地的特色,無論是大學生創業園區里的“小丑快遞”、還是由走西口時代遷居至此的喬家大院后人牽頭組織的“車庫咖啡”(眾籌模式)、亦或是將手上資產變現的紅火“二手車買賣”,都寄托了當地人想走出低谷的愿望。
此刻,在“中國的小香港”,“世界的小迪拜”光環徹底褪去后,鄂爾多斯政府、當地企業以及普通老百姓,都多了一份理性。人們投資更重視風險,民間借貸等高風險項目已少有人敢涉足,越來越多年輕人愿意嘗試理財通等風險偏低的貨幣基金。
懂得財富合理分配、資源有效增值是一個人理財觀念的成熟體現,對人所聚集的城市而言,亦是如此,長期習慣于資源主導的鄂爾多斯也在成長過程中理解政府的現代化“理財”方式,事實上,轉型路向來不易,傳統觀念和慣性所帶來的積習非一日之功可掃之,漫漫路上,需要外界更多的理解。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