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鋼鐵行業的困難形勢,太鋼堅持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核心戰略,把用戶利益和公司利益進行有效融合,由簡單提供鋼材到共同為終端用戶提供產品。記者了解到,太鋼把今年作為“深化改革年”,圍繞品種質量出臺了一攬子改革方案,目前,隨著這些方案的實施,成效逐步顯現。
“百年老店”靠什么基業長青,新興“草根”憑什么搏擊商海?蕪雜詭譎的市場大潮中,人人都想唱響最美的“高聲部”。
而當新興價值、新商業模式以各種令人驚訝的方式層出不窮,當日益開放的經濟背景和日新月異的技術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改革年代的中國企業該怎樣厘清發展航向,又將如何轉型,升級,重塑?
從今日起,本刊推出《創新行動派》欄目,和您一起聆聽企業的創新脈搏,探秘企業的轉型“抓手”,洞悉新興商業趨勢發展下的起承轉合,敬請期待。
今年3月底,一個外地客戶突然給太鋼打來電話,要訂300噸特殊鋼材的合同,這一品種不是常規生產項目,而且要貨很急,面對如此棘手的合同,太鋼成立了從科研攻關到生產一線的協調小組,本來需要半個多月才能完成的任務,僅用了4天就圓滿交貨。
如此之快的反應速度正是太鋼依靠品種質量贏市場的生動體現。
面對鋼鐵行業的困難形勢,太鋼堅持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核心戰略,把用戶利益和公司利益進行有效融合,由簡單提供鋼材到共同為終端用戶提供產品。記者了解到,太鋼把今年作為“深化改革年”,圍繞品種質量出臺了一攬子改革方案,目前,隨著這些方案的實施,成效逐步顯現。
在太鋼熱連軋廠,記者見到了總工程師侯安全,他告訴記者,目前全廠正在組織質量大檢查,圍繞質量控制指標的分解及質量責任落實情況,要求各工序的質量控制要形成閉環管理,對存在的質量問題,自揭“傷疤”,使職工的工作重心真正轉移到品種與質量上,用高端的品種和優質的質量撬開市場大門。
除了對職工考核的側重點發生變化以外,成材廠也打開“后門”,建立“高、新、特”產品綠色通道,與市場緊密結合,聯系順暢。
“現在我們離市場非常近,能深切感受到品種和質量在銷售環節中的分量。”太鋼不銹熱軋廠廠長南海告訴記者,“太鋼通過變革經濟責任制考核,使我們深切感受到市場的風浪,認識到只有品種和質量才是別人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現在,職工的壓力、動力與活力逐步被釋放出來,信心和勁頭很足,就拿我們廠來說,二月份成本指標完成預算的178%,市場利潤完成預算的152%,比上年同期提升75%。”
品種質量是決勝市場的利器,太鋼董事長李曉波說:“過去生產廠只關心產量指標,現在則更加關注品種質量,太鋼就是要做高端特色的,做別人干不了的產品。”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