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湖北化工企業“嘗鮮”碳交易

作者: 2014年04月15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摘要】4月2日,湖北省碳交易中心開業,標志著湖北省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該省也因此成為繼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之后,第六個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地區。

【摘要】4月2日,湖北省碳交易中心開業,標志著湖北省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該省也因此成為繼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之后,第六個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地區。

    4月2日,湖北省碳交易中心開業,標志著湖北省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該省也因此成為繼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之后,第六個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地區。
  今年湖北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為3.24億噸,首批被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的138家耗能大戶,均為年綜合能源消費量高于6萬噸標準煤的企業,涉及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石化等12個行業,包括武漢石化、荊門石化、江漢油田、湖北化肥廠、興發化工集團等石油和化工企業。在碳排放配額的“緊箍咒”下,企業如何良性生存?面對可能帶來的節能減排壓力,又該如何應對?
  記者了解到,中國石化武漢分公司當日以每噸21元的價格,購買了省內某發電公司5萬噸碳排放配額,成為湖北省碳交易中心開業后成交的首筆交易。
  “碳交易是碳減排的一種市場化手段。買入二氧化碳排放權,實際上只是企業的權宜之計,企業真正要實現綠色發展,還要采取一些節能減排措施。”武漢石化副總經理管澤民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據管澤民介紹,武漢石化今年節能減排的重點就是合同能源管理和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武漢石化已擬出11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其中6個循環水場節電改造項目實施后(分6年實施完成),年可節電895萬千瓦時;用1000套LED燈替換企業現有的汞燈和鈉燈,年可節電33萬千瓦時,照明耗電降低50%;提高汽油在線調和合格率,因少開泵,年可節電10.25萬千瓦時;回收低溫熱替代低壓蒸汽、用冷媒水替代循環水,年可節電10萬千瓦時;優化公司蒸汽系統,對重整裝置加熱爐進行強化傳熱節能改造,年可降低瓦斯消耗4%。
  為解決能源管理上的不足,武漢石化擬于今年5月前建立統一的能源管理體系,明確能源管理分工和職責、目標和方案;6月至10月進行體系試運并完成內部審核;10月至12月將體系提交政府部門評審,以進一步提高能源管理效率。
  “雖說有壓力,但我們必須從理念和認識上轉變觀念,把節能減排工作融入到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和日常管理中去,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荊門石化總經理江壽林對中國化工報記者說。
  談及如何應對碳排放配額“緊箍咒”,江壽林成竹在胸:一是啟動能效倍增計劃,從管理和投入上研究具體規劃,實現優化能源資源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為公司發展提供支撐;二是抓實抓細節能減排工作,對照目標任務將具體工作有計劃地落實到崗位上,確保目標責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建立安全環保督導組,實施督導工作,加強考核評價,提高激勵約束作用;三是圍繞節能減排工作,對現有生產裝置進行結構調整,對低效裝置進行淘汰,快速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今年,荊門石化采購使用高熱值煤炭,開始使用高硫煤焦作燃料,減少燃料消耗總量。同時,荊門石化油品質量升級項目將按照綠色環保、循環經濟、增產減污的原則建設,其中環保設施投資占總投資的16%,項目建設后將大量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氣體的排放量,真正做到增產減污。”江壽林如是說。
  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被納入首批138家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企業名單。近年來,該公司持續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創新環保管理模式,在技術工藝裝備創新、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碳排放權交易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公司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湖北也有一些企業表示“壓力山大”。比如江漢油田,該企業今年碳排放額度僅為30萬噸,工作人員表示明顯不夠。因為開采原油時,必須注入一定量的水和電用于開采,而隨著開采量的加大,隨之而來的是能耗的增加,如果按照超出20萬噸產能來算,企業自行購買碳排放權交易權配額,就要增加400萬元的成本,壓力不言而喻。
  早在去年7月,湖北省發改委邀請第三方核算機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武漢分中心對江漢油田2009~2011年的碳排放總量歷史數據進行核查核算,油田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做好了資料收集和提供工作,多次派人參加省發改委組織的相關政策、量化核查核算方法等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省碳排放權交易管理部門進行了多次認真的溝通交流。3月26日,油田收到了湖北省發改委下發的《2014年碳排放權交易分配方案》。目前,油田的碳排放權交易配額還在進一步的討論和確認中。
  “參加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是企業積極履行企業責任、社會責任、經濟責任的具體表現,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的現實需要。我們要響應號召,主動加壓,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管理,運用市場機制,努力節能減排。”江漢油田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觀 點
  把握機遇 創新技術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李忠銘:
  化工企業作為碳排放大戶,面對碳交易,顯然無法置身事外,應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合力,共同研發低碳技術。為此,我建議:
  一是提高認識,把握機遇。從長遠看,碳交易對企業推進節能減排勢必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化企應積極行動起來,深入理解碳交易作為碳減排市場化手段的內涵,應積極通過市場化手段有效降低減排成本。
  二是盡快熟悉碳交易規則。企業應盡早組織專門人員學習碳交易相關知識,學習碳排放統計核算管理體系,對交易規則和自身的排放量做到知根知底。配額有余的化企,可通過碳交易出售配額,將補償資金用于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超出配額的化企,可以通過購買配額,降低減排成本。
  三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企業碳減排方面的技術創新。面對日益嚴峻的節能減排壓力,化企要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研發低碳技術。低碳技術路線可以從減碳路線、去碳路線和無碳路線三個方面來考慮。減碳技術路線就是研發和應用更加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大幅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去碳技術路線,就是采用技術措施將產生的二氧化碳去除,典型的就是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無碳技術路線就是采用新能源,比如太陽能、核能、氫能等進行生產的技術。
  
  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制藥學院副院長郭嘉:
  作為湖北省較早接觸碳交易、并通過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培訓的CDM項目專家,欣聞湖北省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我感到由衷的高興。
  湖北化企節能技術還比較落后,節能減排壓力較大,這就給碳交易提供了實施的空間,而且全省碳交易的制度設計較好,各個企業參與積極性較高,有利于該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化企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生物質能源化、煤層氣綜合利用、甲烷回收利用、HFC-23分解、N2O分解和利用等領域開展溫室效應氣體減排工作,并將富余的碳排放量進行交易,可以彌補企業資金不足,用于開展新的技術、工藝改造或產品升級換代。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湖北 化工企業 碳交易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