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會場
【摘要】4月1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化工學會和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的中國PX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化工學會會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在發言中指出,面對多地頻發的公眾抵制PX項目事件,政府、社會團體、媒體和企業要聯合發力,攜手化解輿情危機,促進PX產業在中國健康可持續發展。
4月1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化工學會和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的中國PX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化工學會會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在發言中指出,面對多地頻發的公眾抵制PX項目事件,政府、社會團體、媒體和企業要聯合發力,攜手化解輿情危機,促進PX產業在中國健康可持續發展。
李勇武認為,面對危機,首先要弄清楚PX是什么。PX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工業生產、紡織服裝、精細化工等領域用途廣泛。它的燃燒性低于汽油,毒性與汽油相當。業界要向公眾傳遞正確信息,不能讓一些外行人士缺乏科學依據地評議,將PX妖魔化。其次要弄清楚中國現在要不要發展PX產業。2011年,我國PX表觀消費量為1132萬噸,進口約500萬噸;到了2013年,我國PX表觀消費量達1641萬噸,進口量大幅提升至905萬噸,進口依存度高達55%。所以中國不搞PX不行。
李勇武提出,在多地發生公眾抵制事件的背景下,要發展PX產業,必須政府、社會、媒體和企業攜手推動PX項目建設。政府要敢于擔當。立項建設的PX項目都是經過環保、發改委等部門嚴格論證的,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實事求是,科學決策。同時不能一聽到反對的聲音就停建緩建,最終形成惡性循環。行業學會、協會、高校和科研單位等社會力量要發出強有力的聲音,普及PX真實、客觀的化學品屬性。媒體要發揮解疑答惑的作用,傳遞正確信息,發出正面聲音。化工園區及相關企業則要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深入思考當前PX的戰略規劃、技術創新、風險控制,保障PX項目的環保、安全和規模化運營,塑造化工行業的正面形象。
與會院士、專家指出,要滿足我國2020年4000萬噸的聚酯需求,到2020年我國還要增加PX產能1542萬噸,每年應增加220萬噸。要解決13億中國人的穿衣問題,必須發展PX產業。
論壇上,九江石化分享了他們化解PX項目危機的經驗。九江石化PX項目為年產60萬噸芳烴聯合裝置。他們先后兩次進行了項目公示,并多次開展了居民座談、公眾問卷調查,組織居民代表到其他企業的PX裝置現場參觀,使公眾充分了解PX項目的環保安全管理和污染物削減工作。在公示期間出現輿情時,他們又及時啟動了應急處置機制,控制負面輿情,成功化解了危機。
在與會議代表的交流中,一些來自PX下游的PTA企業代表表達了他們的擔憂。目前約有90%的PX用于生產PTA,近幾年我國PTA產業發展迅速,但受困于PX項目的停建緩建,國外PX生產商掌握了PX的議價權,使國內PTA盈利空間受到擠壓,長此以往勢必影響下游一系列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物資的生產,最終抬高公眾的日常生活成本。
環保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石化聯合會、中國工程院、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石化、中石油、清華大學、IHS國際咨詢公司等單位的代表,以及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等幾十家主流媒體的記者共300余人參加了論壇。
針對備受關注的PX項目建設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接受多家媒體記者采訪。 (本報記者 張育 攝)
專家觀點
我國PX建設受阻給了國外機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
“PX恐懼癥”正在成為我國PX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由于近幾年大型石油石化企業發生了一些重大責任事故,以及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炒作,大型PX項目建設屢屢受阻,但這卻為與我國相鄰的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周邊國家帶來了發展PX產業的機遇。他們的大型PX項目正在抓緊建設,目標市場直指中國。
與許多煉化裝置相比,PX裝置本身的危險性并不大,現代技術手段已經能做到有效控制此類裝置的安全環保風險,因此PX裝置的安全環境風險完全是可控的。同時,風險不等同于事故。譬如動物園關在籠子里的老虎、獅子只要管理得當,就不會跑出來傷人。PX裝置的環境安全風險也類同于此。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加祥:
我國的PX產業發展受阻,從全球來看,PX的供需是平衡的。國外PX發展比較快,而國內的PX發展得比較慢。但是國內下游的PTA發展很快,這樣一正一反,使得國內PX的自給率在下降。全球PX市場目前處于下行通道,我們預計到2016年逐步回升,全球的PX產能反彈。
中國的紡織業發展離不開化纖,化纖的發展離不開聚酯產業鏈,而PX是我們最后一道關,只要我們把PX發展好了,我們整個聚酯產業鏈的流程就打通了。而且現在國產化的技術也解決了,所以我們要做好和群眾的解釋工作,把PX產業健康地發展起來。
在安全環保前提下必須發展
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曹鳳中:
PX事件已經超出了單純的技術范疇,它反映了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把“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理念調整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深刻揭示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本質關系。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是前提,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必須考慮發展。
PX項目符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水平的要求,而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就意味著降低成本和減輕環境污染。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目標,意味著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既可以不斷擴大可利用資源,來彌補資源的短缺,同時又可以將廢棄物資源化,從而實現資源利用的全過程控制。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牟善軍:
現在老百姓對PX項目選址距離城市要不要超過100千米有爭論。我可以舉幾個國外PX裝置的例子,在日本橫濱的一個石化企業,它的PX裝置距離居民區只隔一條小街道;新加坡的一個距市區10千米的石化區,就建有PX裝置;韓國釜山的一個PX裝置距離市區也只有4千米。
我舉這些例子是想說明,其實PX項目與城市的距離并不是安全控制的要素,嚴格執行環評、安評才最重要。PX裝置的主要特征污染物是硫化氫、氮、苯、二甲苯等,正常生產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能夠滿足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對國內一些有PX裝置的大型石化企業周邊5千米范圍內空氣質量進行的監測結果表明,硫化氫、氮、苯、二甲苯、總烴等污染物濃度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化解輿情危機業界要主動作為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徐延豪: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國民經濟,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都必須通過若干重大工程項目的建設來構成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這其中既需要企業發展基礎主體作用,也需要政府的推動,以及科研機構的參與,更少不了廣大社會公眾的支持和幫助。
最近,包括PX項目在內的一些重要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公眾的一些阻力,主要原因之一是公眾對相關項目的認識不夠全面和準確,甚至產生了一些誤解。業界特別是廣大科技工作者有責任全面準確地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中國科協作為實施全面科學技術素質計劃綱要的牽頭單位,以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為己任,有責任全面、科學、嚴謹地向公眾介紹PX項目,發揮出科協的科普助力作用,配合社會各界力量支持國家的社會經濟建設。
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楊元一:
要解決老百姓不信任的問題,第一,企業要自律,要保護碧水藍天,要和社會和諧共處。第二,監管要到位。政府和職能部門的監管要到位,要采取在線監測等手段確保監管效果。媒體監管要到位,現在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我們的媒體在建設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中已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公眾監管要到位,作為民眾也有責任有義務對不好的社會現象進行監管。
九江石化總經理覃偉中:
應對PX項目的輿情危機,企業層面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全力以赴做好自身的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二是開門辦企業,開放辦企業,對公眾不要有任何隱瞞的信息,在出現負面言論時及時應對引導;三是把企業社區建設成綠色和諧社區,贏得公眾信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