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華北石油局、華北分公司計劃在南華北盆地通許區塊部署的一口預探井——通許1井通過審批,不久將進入實施階段。從而拉開了重新認識南華北、運用新技術開發致密油氣藏的序幕。
近日,華北石油局、華北分公司計劃在南華北盆地通許區塊部署的一口預探井——通許1井通過審批,不久將進入實施階段。從而拉開了重新認識南華北、運用新技術開發致密油氣藏的序幕。
南華北盆地橫跨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和江蘇省西北部,是中生界和古生界的疊置型盆地,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
2013年,華北石油局、華北分公司積極向國土資源部申報南華北盆地通許區塊探礦權,并于年底獲得審批。南華北通許區塊位于河南省東南部,面積7055平方公里,距河南省會鄭州約200公里。
早在1980至1993年,華北石油局實施了“南華北中區天然氣普查勘探項目”,完成二維地震普查12576.065剖面公里,控制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實施了南1至南18和大1、大2等20口普查井或初探井,累計進尺58031.82米。其中,鉆及古生界的有南1、南3和大1、大2等16口井,發現南華北上古生界有較多重要的油氣顯示。
受當時技術、工藝所限以及過去的勘探思路均以探索構造油氣藏為主,南華北地區一直沒有獲得重大突破。
2002年以來,華北石油局、華北分公司經過在大牛地氣田10多年的勘探開發,成功建成了目前保有產能40億立方米的中型氣田,掌握了大牛地氣田氣藏分布特征,積累了開發低滲致密氣田的儲層預測、工程工藝、油氣試采等成熟的配套技術。
通過將南華北區塊的上古生界沉積與鄂爾多斯大牛地氣田測井參數對比,兩者有類似的天然氣成藏條件,據估算,南華北通許區塊的油氣資源量約5000億立方米,具有較大勘探前景。
華北石油局、華北分公司依托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勘探開發取得顯著成效的寶貴經驗,本著“立足現實、審勢調整、注重實效、循序漸進”的原則,調整南華北地區油氣勘探思路,對地震資料重新處理、解釋,開展古生界成藏研究,重新評價南華北上古生界油氣資源潛力,優選勘探靶區,逐步推進新的油氣發現和突破。
新近部署的預探井通許1井,設計井深3100米,以巖性圈閉為勘探對象,主探上古生界山西組、石盒子組,兼探下古生界奧陶系馬家溝組,預測天然氣儲量任務目標20億立方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