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東基地1號渣場投入使用。
寧東基地最初的渣場。
由寧夏仁和環保公司利用固廢生產的磚塊堆放在寧東基地。
【摘要】目前,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正在進行2號綜合渣場施工。中國化工報記者了解到,這一新建的渣場仍以分類儲存為主,等待有了合適的技術后再進行集中利用。記者進一步采訪有關專家時他們發出了這樣的呼吁:應當加大補貼、扶持力度,推進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體系建設,以政策春風催生能源化工固廢規模利用。
在能源化工固體廢棄物高值利用、全面利用面臨成本或技術制約的情況下,分類儲存成了國內能源化工基地目前的無奈選擇。
目前,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正在進行2號綜合渣場施工。中國化工報記者了解到,這一新建的渣場仍以分類儲存為主,等待有了合適的技術后再進行集中利用。記者進一步采訪有關專家時他們發出了這樣的呼吁:應當加大補貼、扶持力度,推進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體系建設,以政策春風催生能源化工固廢規模利用。
缺少成熟適用技術
隨著內蒙古、寧夏、陜西、山西等我國主要煤炭產區煤化工、能源電力生產能力的大幅提高,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氣化爐渣等固廢的產生量也快速增加,對大氣造成污染的同時,對土壤、地下水的污染更是長期的。據統計,僅在2012年,內蒙古、寧夏、陜西、山西4省區工業固廢產生量就達6.28億噸,而綜合利用量為3.65億噸,綜合利用率僅為58.1%。
內蒙古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孫俊民博士向中國化工報記者表示,煤基固廢的高值化利用有的技術可行,但經濟上不可行,建工建材產品仍是當前固廢綜合利用最大的行業。事實上,各能源化工區也一直致力于固廢綜合利用,然而效果并不太理想,固廢產多用少。
固廢加工成的建筑材料都是些區域性很強的“低價短腿貨”,若運得太遠,成本上升,便沒有競爭力。比如,新疆到2015年預計煤矸石、粉煤灰(灰渣)排放量為6500萬噸,按新疆建材行業利廢新技術的發展情況,以及該區采取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預計2015年建材行業能利用工業固廢2800萬~3000萬噸,利用量最多占總排放量的20%。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從2010年開始著手固廢綜合利用,固廢綜合利用率從2011年開始連年提高,去年固廢綜合利用率為57.4%,比2012年提高了14.2%。盡管如此,到2015年,寧東基地固廢產生量將超過2000萬噸,依舊面臨環境壓力。
能化固廢仍以堆存為主
寧東基地管委會環境保護局副局長盧毅向中國化工報記者介紹,利用超細粉煤灰加工生產的水泥、水泥輔料在市場上很搶手,價格在40~50元/噸。但是,顆粒大的粗灰用于生產水泥,還要用球磨機磨細,生產成本優勢不明顯。用粉煤灰為原料,配以電廠的脫硫灰,經高溫熔化、噴絲、冷卻等工序制成造紙用粉煤灰纖維,既節約造紙成本,又有利于環境保護,也為粉煤灰的綜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徑。但是,這一方法卻面臨著生產成本高的問題,燃燒后的細灰可燃性差,可以加工制作成保溫、隔音、防火材料,生產成本與市場價格倒掛。
“所以,我們對綜合利用價值低或者技術不成熟的氣化爐渣等固廢進行分類儲存、安全儲存,等技術成熟、成本降低了,我們再集中利用。”盧毅說。
據了解,目前,寧東基地規劃建設了4個渣場。其中,占地面積9030畝,庫容10386.44萬立方米的1號綜合渣場,于2012年12月竣工投產;服務年限25年,總投資3.41億元,占地面積3241畝,庫容1783.23萬立方米的2號綜合渣場,正在施工中;3號綜合渣場、4號綜合渣場已經完成可研等各項前期準備及規劃設計工作,渣場按照高標準建設,下面采用防滲膜鋪設,還建有滲淋液收集系統,改變了過去各企業分散堆放、混合堆存的亂象。
利廢項目急需政策支持
盡管欠缺經濟性,但固廢用于建材產品仍是當前最為可行的辦法,效果也是最好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以其質輕、利廢節土、保溫隔熱、吸音隔聲等性能成為目前墻材發展中最具潛力的材料之一。河南理工大學通過對料漿稠度、砌塊強度、密度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利用脫硫灰替代部分普通粉煤灰,用電石渣替代部分生石灰生產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脫硫灰摻量可達30%~40%,電石渣摻量達到8%;節省天然石膏和生石灰,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此,專家建議,要加大對固廢新墻體材料的補貼力度,在固廢利用的運輸、使用、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對于產品有市場的利廢項目要在立項審批、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支持;特別是水泥、墻材等利廢量較大的行業要預留發展空間,優先發展;將固廢新墻體材料的使用納入城鎮化進程的規劃,規定使用比例;對列入扶持范圍的保障房建設以及其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強制使用新墻體材料;對新墻體材料的使用實行補貼政策。
觀 點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張守志:
廢棄物資源化不能“單兵作戰”
應當大力推進能源化工區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體系建設,出臺約束性措施,要求固廢排放產生企業加大自身綜合利用工作力度,不能全部利用且未經處理的,不得向周邊的綜合利用企業收取額外費用。應當完善鼓勵企業開展廢物利用及處置的財政優惠政策和稅收減免優惠政策。
廢棄物資源化不能“單兵作戰”,而應在更大區域內打造循環產業鏈,培育固廢建材產品市場,強化地區間、產業間、企業間互補,使生產廢物變成生產原料。此外,政府應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對新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要盡可能資源化,對歷史堆存的要制定時間表限期治理。
鏈接:
去年6月8日,環境保護部修改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新修訂的標準要求在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場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應重點考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產生的滲濾液以及粉塵等因素;應重點考慮危險廢物集中貯存設施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泄漏、大氣污染物(含惡臭物質)的產生與擴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風險等因素;應重點考慮危險廢物填埋場滲濾液可能產生的風險、填埋場結構及防滲層長期安全性及其由此造成的滲漏風險等因素。
今年1月1日起,全國首個工業固廢管理的地方標準《貴州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實施, 對國家相關標準進行補充和細化,在選址、設計、運行管理、封場、污染控制、監測等方面,對固體廢棄物貯存及處置行為進行全程管控。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