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華寧夏煤業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是基于我國“缺油、少氣、富煤”的一次能源基本結構,也是推進國家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而設立的國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全球單套裝置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從項目論證階段,到現在的建設階段,爭議從未停止。其中,該項目的環保問題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不考慮成本增加,只考慮效果,我們要為這一片藍天負責任”。日前,在一次集中采訪神華寧夏煤業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時,談及環保問題的投入和產出,項目安全健康環保部部長趙永智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是基于我國“缺油、少氣、富煤”的一次能源基本結構,也是推進國家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而設立的國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全球單套裝置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從項目論證階段,到現在的建設階段,爭議從未停止。其中,該項目的環保問題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廢水我們是分雨水、生產污水和生活污水三類,利用不同的管道清污分離,生產廢水經處理后只留下少量濃鹽水,經過蒸發塔再進行處理;雨水和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再利用實現零排放。所有水的再回收利用率能達到97%以上。”
采訪中,該項目安全健康環保部環境管理專責周其信表示,項目在環保問題上自我要求都比環評審批標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據他介紹,廢氣處理上傳統方法是采用鈣化脫硫,能達到95%的標準,而該項目則采用更為先進的氨法脫硫,脫硫效果提高了3個百分點,達到98%。國家環評批準該項目二氧化硫總量為每年3125噸,現在通過工藝改進,項目計劃執行2013年度最嚴標準要求,二氧化硫設計總排放量為每年1700噸。對于項目運行中產生的煙塵,設計也由傳統的袋式除塵器改為靜電除塵器,除塵效率由99.9%提高到99.93%,除塵濃度可達20mg/立方米。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將會依法依規分類通過填埋或焚燒后深度填埋等做無害化處理。
對于有人質疑的該項目運行過程中一旦發生事故時的處置能力,項目建設中專門設計了三個火炬塔架,在非正常狀態下所有有毒有害物質都會經過疏導,通過這幾個塔架自動進行燃燒分解處置,保證特殊事故狀態下有害氣體的零排放。
相較環保自我要求上的“加法”,效率設計上的“節節攀升”。其投入是否會相應上升呢?神華寧夏煤業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安全健康環保部部長趙永智說,投入肯定會相應有所上升,但現在并沒有對此進行具體核算。在他看來,這似乎并不重要,能達到最佳環保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