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石化公司合成異丙苯烴化及反烴化催化劑放大及側線試驗取得成功,并正式通過公司科技與規劃發展處組織的項目驗收。經在催化劑工業裝置側線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催化劑具有反應溫度低、苯烯比低的特點。每年可減少原料、動能消耗費用450萬元,與進口催化劑相比可降低成本670萬元。
4月1日,作為中國石油科技攻關項目之一,吉林石化公司合成異丙苯烴化及反烴化催化劑放大及側線試驗取得成功,并正式通過公司科技與規劃發展處組織的項目驗收。專家認為,應用成套技術預計每年可降低成本1120萬元,具有十分顯著的節能降耗效果。
經在催化劑工業裝置側線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催化劑具有反應溫度低、苯烯比低的特點。每年可減少原料、動能消耗費用450萬元,與進口催化劑相比可降低成本670萬元。
據了解,吉林石化圍繞苯酚裝置提質降耗,跟蹤前沿技術,持續開展催化劑攻關,取得顯著成果。從2005年起,在年產12萬噸苯酚丙酮裝置上開始逐步替代進口催化劑,7年中累計創效超過7000萬元,同時可使氮氧化物廢氣排放減少80%,碳氧化物排放減少60%,廢水排放減少90%以上。這項技術曾榮獲中國石油科技進步二等獎、吉林市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多個獎項,并申報了7項發明專利。
催化劑一直被業內看作化工企業的高科技核心技術,在我國引進的化工裝置中外方很少轉讓催化劑技術。催化劑研發周期長,許多催化劑研發都歷時10年以上,而吉林石化從2005年到現在,針對苯酚裝置已經完成了三代、幾個牌號的催化劑研發,并全部成功應用于工業化生產,同時加快成果轉化形成生產力。
吉林石化研究院副院長李正介紹說:“我們并沒有使催化劑的研發周期變短,而是后面的研發借鑒前面的成果和經驗,合并了許多‘同類項’,少走了許多彎路;同時,貼近生產和多項成果成功轉化,也讓我們形成了成果轉化的綠色通道,實現了良性循環?!?/P>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