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行業中上位企業的產業不占較大比重,還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產業集中度較低,不利于行業的整體發展。我國裝備制造業必須在科技創新和質量上實現突破。
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業生產大國,出口的卻是一些低附加值的產品。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中的基礎產業,也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產業集中度由2000年的55.59%上升到了2010年的66.81%,雖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仍然處于偏低狀態。企業國際競爭力不強,缺乏自主品牌和一流企業也是困擾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問題之一。
造成我國裝備制造業產業集中度較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長期以來中國裝備制造業投資分散、重復布局十分嚴重,且多數企業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設,致使裝備制造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不強。在全球裝備制造產業鏈上,中國裝備制造產業總體上處于中低端,產品技術含量、品牌效應不強。三是中國的裝備制造產業對外技術依存度過高,產業受外資控制程度較高。目前產業內先進技術、核心部件都需要進口。裝備制造業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先進技術是決定產業安全的關鍵因素。
尚普咨詢在《2014-2017年中國裝備制造行業研究及市場投資決策報告》中提到:我國裝備制造業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便是產業集中度較低,規模經濟不足,我國裝備制造業整體上呈現企業規模小,大企業規模也不大的特點。對裝備制造行業而言,在發展時應重視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
相關資訊